證券日報 2016-06-06 22:47:58
數據整理顯示,目前市場上共有149只保本基金,而今年以來,截至6月5日,已發行保本基金數量達到62只,均高于以往每年發行的保本基金數量。
隨著保本產品的申報、發行監管趨嚴步伐暫緩,“進可攻退可守”的保本基金漸成市場稀缺資源。
《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根據數據整理顯示,目前市場上共有149只保本基金,而今年以來,截至6月5日,已發行保本基金數量達到62只,均高于以往每年發行的保本基金數量。
年內已發62只保本數量創新高
對于保本基金如何保本,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本基金的“保本”主要通過兩方面來實現。一方面,保本基金通過投資組合保險技術實現本金保全,即利用債券、銀行存款等安全資產的預期收益和基金前期已實現收益去沖抵股票等風險資產組合潛在的最大虧損,從而實現本金保全;另一方面,保本基金引入擔保機制,由商業銀行、保險公司、擔保公司等金融機構對基金產品進行擔保。
今年以來,A股市場持續低迷的情況下,投資者的風險偏好逐漸降低,由此對低風險的保本基金無比青睞,基金公司加足馬力發行保本基金。與此同時,隨著保本產品的申報、發行監管趨嚴,對于保本基金的擔保問題,監管部門注意到,目前已發行保本基金產品均采用了連帶責任擔保方式,且多數規定了擔保方擁有無條件追索權條款。這樣的保本保障安排,將由基金公司承擔最終的可能風險損失,這與基金公司的資本金制度不相匹配,可能損害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并可能危及基金公司體系,潛在風險不容忽視,基于以上考慮,監管部門將盡快彌補制度性缺失,保本基金或將逐漸成為市場稀缺資源。
《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根據數據整理顯示,目前市場上共有149只保本基金,其中2013年以來截至2015年,每年發行的保本基金依次為14只、11只和43只,值得注意的是,截至6月5日,年內發行的保本基金數量已達到62只,遠超以往每年發行的保本基金數量,由此可見,今年的市場環境,讓保本基金大受歡迎。
從基金公司發行保本基金看來,年內有1家基金公司(華安基金)已發行4只保本基金,發行保本基金數量最多。還有4家基金公司(長城基金、諾安基金、廣發基金和博時基金)均已發行3只保本基金。具體看來,華安基金年內發行的4只保本基金分別為華安安禧保本、華安安康保本、華安安進保本和華安安華保本。華安安禧保本、華安安康保本及華安安進保本的首募規模分別為33.76億元、43.25億元和30.85億元,而有一季報數據的華安安康保本顯示,截至一季度末,該基金規模已達到43.36億元,增加0.11億元。
年內2年保本期基金 占比達48.39%
從保本周期角度看,年內發行的保本基金的保本周期有縮短的趨勢。
《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根據數據整理顯示,今年以來,截至6月5日,已發行62只保本基金,從保本周期角度看,3年保本周期的基金有25只,2.5年保本周期的基金有6只,2年保本周期的基金有30只,1年保本周期的基金1只,也就是說,保本周期為2年的基金占比已達到48.39%,將近半數。而在去年發行的43只保本基金中,保本周期為2年的基金數量為19只,占比為44.49%。
對于保本周期是否越短越好,有業內分析人士表示,從國際經驗看,海外保本基金的保本周期大多明顯長于國內,一般在7-12年。而國內多數保本基金的保本周期為3年,這兩年開始又出現了兩年甚至一年周期的保本基金。但需要指出的是,較短的保本運作周期盡管能更好地滿足投資者的流動性需求,但也會增加凈值的波動,對基金長期業績提升并非好事。
濟安金信王群航也認為,就保本基金的特性來看,期限短了,一來對于提高收益不利,二來若遇到債市行情不好的時候,還沒有做出或者做好安全墊,期限就滿了。因此,建議大家不要認購兩年期的保本基金。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