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5-11 10:08:13
3C家電是過去這些年中中國電商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之一,但該市場已經開始放緩。與此同時,今年初,蘇寧、國美加大投入力度紛紛對京東下挑戰書,要爭3C行業第一。在京東金融、O2O業務持續燒錢,行業競爭對手施壓等多重壓力之下,如何避免過度依賴3C業務營收成為京東2016年挑戰之一。
每經編輯|張斯
每經記者 張斯
5月9日,京東集團發布了其截至2016年3月31日的2016財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2016年一季度京東交易總額(GMV)達到1293億元人民幣(約201億美元),同比增長55%;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為9.098億元人民幣(約1.41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7.102億元人民幣的凈虧損額有所擴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季度中來自3C業務的交易額占到了52%,仍占比較大。3C家電是過去這些年中中國電商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之一,但該市場已經開始放緩。與此同時,今年初,蘇寧、國美加大投入力度紛紛對京東下挑戰書,要爭3C行業第一。在京東金融、O2O業務持續燒錢,行業競爭對手施壓等多重壓力之下,如何避免過度依賴3C業務營收成為京東2016年挑戰之一。
虧損來自O2O和金融等新業務
自上市以來,京東首次披露京東商城盈利數據。據京東Q1季報披露,京東商城一季度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實現了盈利,經營利潤率為0.5%,去年同期為-0.1%。
財報還顯示,在實現盈利的同時,毛利率也在上漲,2016年第一季度達到14.37%。增長動力主要來自快速擴張的京東商城第三方開放平臺業務,廣告服務以及向第三方商家提供的物流服務。
不過,京東仍沒有逃過虧損。據京東歷年財報數據顯示,京東在2014年虧掉50億,2015年虧掉94億,而從2016年第一季度的財報來看,勢頭并未明顯好轉。值得一提的是,據京東2016年第一季度新業務(包括京東金融、O2O、技術以及海外業務)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經營虧損為6億元人民幣,而其總的經營虧損為8.649億元人民幣。這意味著,京東目前的虧損主要來自京東金融、京東到家等處于投入期的新業務。
在發展速度和短期盈利方面,投資人顯然更注重發展速度。一直具有融資能力的劉強東自然知道賭未來的重要性。在中國經濟整體面臨壓力、電商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的今天,面對越來越殘酷的競爭,劉強東也將重心投入到了“燒錢”的京東金融和京東到家O2O等業務中,其O2O業務一度由劉強東親自帶隊,可想該業務在京東集團大版圖中的地位。
而劉強東玩命跑馬圈地的底氣則來自充足現金流。據財報顯示,截至2016年3月31日,京東現金儲備增至345億元人民幣,相較2015年底現金儲備228億元人民幣增長51.3%。
競爭環境更為激烈
盡管京東在大力布局京東金融、O2O到家等新業務,但其核心營收業務仍是3C。據財報顯示,在本季度中,京東來自該領域的交易額占到了52%,只比一年前的53%略有降低。
不過,3C家電是過去這些年中中國電商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之一,但該市場已經開始放緩。與此同時,今年初,蘇寧、國美加大投入力度紛紛對京東3C業務下挑戰書。
其中,國美在線要通過“王者計劃”發力,在3年之內獨立上市,并做到家電3C品類排名第一的電商平臺。蘇寧也公布了家電3C方面新戰略,考慮到阿里巴巴已經對京東核心3C家電業務的主要對手蘇寧云商注資,進攻3C或也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阿里與京東的行業競爭格局。
而此番此景令人想到2011年,剛剛嶄露頭角的新進入者京東對傳統賣場蘇寧、國美的宣戰。毫無疑問,在京東金融、O2O業務持續燒錢,行業競爭對手施壓等多重壓力之下,如何避免過度依賴3C業務營收成為京東2016年挑戰之一。
不過,從財報可以看出,京東商城在家電3C業務上仍具有明顯領先優勢,其一季度交易總額為67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6%。但是,不管是有優勢的3C領域,還是賭未來的金融及O2O業務,京東所面臨的競爭對手都是強者,留給京東的時間并不多,京東也需要快速扭轉虧損局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