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2-29 23:32:01
12月29日,棕櫚園林(002431,收盤價25.98元)發布定增預案。公司計劃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9.45億元,用于梅州畬江園區服務配套項目及梅州區城市擴容提質工程PPP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王志福
每經記者 王志福
12月29日,棕櫚園林(002431,收盤價25.98元)發布定增預案。公司計劃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9.45億元,用于梅州畬江園區服務配套項目及梅州區城市擴容提質工程PPP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公司董秘馮玉蘭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隨著公司在PPP業務領域加大拓展力度,對流動資金的需求將更大。通過定向增發募集資金將極大改善公司的現金流,為生態城鎮轉型和PPP項目的陸續落地提供資本支持。”
定增募資19億元
定增預案顯示,公司計劃以不低于21.98元/股的增發底價向不超過十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不超過8850.77萬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9.45億元,用于梅州畬江園區服務配套項目及梅州區城市擴容提質工程PPP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棕櫚園林董秘辦,公司證券事務代表陳思思表示,棕櫚園林目前已簽署了保定市、吉首市、江油市、漯河市、湖州太湖區等總額140億元的政府合作框架協議,其中大部分為PPP模式。
PPP模式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是近年來國家重點鼓勵和支持的投融資模式。中投顧問產業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認為,相對傳統的融資方式而言,PPP模式可以優化政府資金使用效率,提高項目建設落實效率,項目參與各方共擔風險、同享利益,有利于提高項目可行性,推進項目建設。
2015年12月4日,棕櫚園林作為“畬江園區服務配套項目及梅縣區城市擴容提質工程PPP項目”中標聯合體牽頭人單位及社會資本投資人,與梅縣區人民政府簽訂了合同,雙方共同出資成立項目公司,具體負責PPP項目的投融資、建設及運營等工作。其中,棕櫚園林持有項目公司70%股權,梅縣區人民政府持有30%股權。
公告顯示,通過實施該募投項目,棕櫚園林可實現的收入包括項目公司股權分紅,公司借款的利息收入,PPP項目的公司自營業務工程收入和非自營業務管理收入。根據可行性分析測算,該項目可獲得7.8%的加權平均年投資凈利率,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及抗風險能力。
生態城鎮戰略轉型持續
從2014年開始,棕櫚園林啟動生態城鎮戰略轉型。陳思思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棕櫚園林已參與了長沙潯龍河、貴陽貴安新區、陽朔興坪等地的生態城鎮項目落地試點,并成立棕櫚生態城鎮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2015年3月成立的棕櫚生態城鎮科技發展有限公司,7月與中城研究院展開戰略合作,共同探索生態智慧城市的建設。陳思思表示,目前該子公司主要在公司內部扮演“智庫”角色,搭建生態城鎮從理論標準到落地實踐、從前端規劃建設到后端產業運營的系統化平臺,未來不排除會對外提供服務。
扈志亮認為,生態城鎮模式順應了我國城鎮化發展的大趨勢,符合政府、企業及廣大民眾的共同利益,該業務未來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