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1-16 23:01:23
在貴州電改綜合試點的計劃里,貴州電力交易中心下一步將推進公司制改革,增加發電權交易、富余水電競價上網、跨省區市場化交易等多種品種,甚至還將涉足電力金融,開展電力期貨和衍生品市場。
每經編輯|岳琦
每經記者 岳琦
11月16日早晨,隸屬于南方電網的貴州電網公司辦公樓下,一場歷時不過半個小時的揭牌儀式悄然啟動。作為貴州電改的核心任務之一,新電改以來國內首家電力交易機構——貴州電力交易中心在經過幾個月的試運行之后正式揭牌。
目前仍依托于電網公司的貴州電力交易中心,簽約電量已經占貴州省內售電量的31%,比例居全國首位。而按照國家層面“相對獨立”運行的要求,從組織形式到經費來源,從管理職權到人員配備,電網與發電企業、地方政府之間的拉鋸還沒有結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在貴州電改綜合試點的計劃里,貴州電力交易中心下一步將推進公司制改革,增加發電權交易、富余水電競價上網、跨省區市場化交易等多種品種,甚至還將涉足電力金融,開展電力期貨和衍生品市場。
獨立運行博弈
作為貴州綜合電改的核心之一,貴州電力交易中心的揭牌儀式卻沒有和綜合電改啟動會一起舉行。16日一大早,在貴州電網公司辦公樓門外,一塊不起眼的銘牌被儀式性的揭開。
在幾天前的11月12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施子海表示,發改委組建了專門的工作組,正在與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以及發電集團公司研究組建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和廣州電力交易中心的相關事宜,同時也在研究其他區域和省級交易機構的組建方案。當全國的目光都集中在北京和廣州這兩個還籌劃中的國家級電力交易中心之時,貴州乘著綜合試點獲批東風,將已經試運行幾個月的電力交易中心正式揭牌。
雖然強調了“政府主導”和“相對獨立”,但目前貴州電力交易中心的獨立性仍然待考。記者在揭牌儀式現場看到,該中心辦公場所為貴州電網公司辦公樓內,而工作人員大多為電網公司內部人員。
事實上,在貴州電力交易中心的組建方案上,貴州地方政府方面已經頗顯強勢。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在組建方案中,“政府主導”體現在交易中心的市場管理委員會審議結果經審定后執行,能源監管機構和政府有關部門可以行使否決權。且在人員和收入來源上,組建方案中均明確與電網公司的界限,如“日常經費開支無需電網企業批準”。
探路電力金融
據貴州電網公司介紹,今年3月,電改9號文出臺后,貴州交易中心進一步完善了交易職能,探索更多的交易品種,推出了年度雙邊協商、集中競價和掛牌交易等三種交易方式,目前已有14家發電企業和425家電力用戶參與,涵蓋了有色、化工、冶金、建材、煤炭、電子等行業,簽約電量達到263.7億千瓦時,占省內售電量的31%,比例居全國首位。
貴州省發改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長張應偉在揭牌儀式上表示,據相關測算,交易中心建立后平均電價有所下降,希望交易中心以揭牌為新起點,為貴州帶來更多改革紅利。
對于貴州電力交易中心的現狀,出席揭牌儀式的貴州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秦如培似乎并不滿足。在揭牌儀式結束后的一場現場會議上,秦如培提出交易中心要用互聯網思維進一步提高水平,盡快建立可視化、功能化、便民交易的單獨場所,同時研究增加交易業態。
事實上,按照貴州綜合電改的規劃,貴州將建設省級電力市場電子交易平臺,可滿足各種交易和市場監管要求,并實行統一標準、統一接口,能與未來建立的國家級、南方區域級電力交易平臺等實現銜接,力爭在2016年上半年前投入運行。
在綜合電改啟動會上,負責電力交易中心相關工作的宛會東在發言中稱,在現有年度交易、季度競價交易、掛牌交易的基礎上,增加發電權交易、富余水電競價上網交易、跨省跨區市場化交易等品種,待市場成熟后,可開展電力期貨、衍生品市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