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09-23 23:23:50
阿里旅行總裁李少華提出的解決方案是“未來景區”戰略——即游客可以先游玩再付款,免去排隊買票之苦,在景區里也可以用手機付款吃喝玩樂,更可使用手機進行景區游覽導航。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夏冰
每經記者 夏冰
隨著國慶黃金周的臨近,預警提示稱部分景區將再現人山人海場景,并列出國內外7大擁擠地區,如果去到這些方,有可能面臨買不到門票,進不了景區,吃和住都沒辦法解決的難題。
針對這些痛點,自然旅游圈不缺聰明敏銳的行業顛覆者。阿里旅行總裁李少華提出的解決方案是“未來景區”戰略——即游客可以先游玩再付款,免去排隊買票之苦,在景區里也可以用手機付款吃喝玩樂,更可使用手機進行景區游覽導航。
9月23日,李少華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繼此前阿里旅行成功在酒店領域打通互聯網或者大數據與線下服務的首次嘗試后,并取得了不錯的反響后,阿里旅行開始深度介入用戶的游玩體驗,順勢而為,針對行業痛點,設計研發出“未來景區”這一商業模式。
“這一玩法基于螞蟻金服推出的芝麻信用分,它運用大數據和云計算提供個人的信用狀況,用戶能憑信用可享受免押金住酒店、免押金租車,甚至可以再辦理簽證時提供證明材料等一系列服務。”李少華表示,就是你在“未來景區”游玩時,只要芝麻信用分達到600分,即可提前一天在阿里旅行客戶端進行預約,預約成功后會獲得一個二維碼,到了景區門口可以直接掃碼入園,而門票錢會在游客刷碼入園后24小時自動從支付寶賬戶中扣除。
記者注意到,目前,深圳東部華僑城已經率先加入“未來景區”戰略,黃山、烏鎮、古北水鎮、海昌集團在全國的8個極地海洋館也將于近期加入“未來景區”。
“此前,傳統旅行方式確實存在著一些難言的痛點:如信息不透明,游客被賣方市場和服務綁架;高峰期排長隊買票、驗票;自助渠道搭建難,高度依賴OTA和旅行社,營收模式單一等等。”李少華稱,IT時代在迅速向DT時代(大數據時代)邁進,畢竟DT時代更強調體驗感受。
對于阿里旅行的構想,業內人士認為,阿里此舉無非是要用平臺的邏輯去拓展數據,然后再去解決消費者的用戶體驗。
對此,環球旅訊分析師包力維表示,眼下,OTA們都還在價格戰、紅包戰中拼個你死我活,在此之際,阿里旅行在一邊暗暗地發揮著背靠阿里的“大數據”優勢,可謂是另辟蹊徑。阿里先天的電商消費基因給了阿里旅行強有力的支撐,圍繞著支付寶產生的消費場景,也給了阿里旅行提供了很多便利,甚至還能打通高德地圖、花唄等產品。這種連接給“互聯網+”提供了入口和基礎服務。另外,從景區運營方角度來說,此前長期依靠門票維持生存,而現在阿里提出的模式,也是給景區提供了一條新的路徑和角度。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