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9-13 20:03:51
國興地產除了要承擔產業園項目籌集開發資金的壓力之外,還可能面臨建設成本超支的風險。
每經編輯|杜冉樂
每經記者 杜冉樂
欲速則不達。不少房企謀跨界轉型,急于“彎道超車”,卻未必是件好事。
9月10日晚,國興地產(000838,SZ)對外披露,擬與香港盤古集團(Pangoo)、重慶闊野商貿(以下簡稱重慶闊野)圍繞“互聯網+ 電商產業園”項目開展全產業鏈合作,合資成立電商置業、創業孵化公司和金融服務公司等,該事項已獲得董事會審議通過。
不過,上述合作卻受到盤古對電商置業資產出資一事的羈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國興地產證券事業部咨詢出資詳情,但對方稱不久即有新的公告版本。隨后,國興地產暫時取消了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上述議案。
傍上盤古 出資存瑕疵
總部位于香港的盤古集團,其掌舵人陳文輝的“第一桶金”最早來自于澳洲,隨后又擴張至歐洲,2010年回歸中國市場,并將北京作為全球運營總部,號稱建立打造消費類電子為代表的3C領域全球一流品牌,合作伙伴涉及韓國LG等全球巨頭。
據了解,陳文輝以“盤古”這個詞作為公司品牌,正是借用了中國歷史上盤古開天辟地這一傳說,對應的英文“Pangoo”,則為中國Panda(熊貓)和澳洲Kangraoo(袋鼠)的結合。
如今,盤古集團又成了國興地產的開路先鋒。國興地產的戰略意圖是,通過盤古與地方政府洽談項目優勢,為其跨界布局“互聯網+ 電商產業園”引入投資項目。
按照合作協議框架,上述三方合資成立電商置業、創業孵化公司和金融服務公司,“電商置業”注冊資本為2億元,盤古集團、國興地產和重慶闊野的實際出資比例分別為30%、65%和5%。
電商置業設立1個月之后,盤古公司、國興地產和闊野公司出資在深圳前海分別設立“創業孵化公司”和“金融服務公司”,注冊資本均為1000萬元,股權比例均為65%、30%和5%,三方的出資款來源為“電商置業”分別向三方提供的借款。
但問題的關鍵就在于出資形式,如果電商置業的環節存在問題,勢必殃及后面兩個公司的設立等。
公告顯示,國興地產和重慶闊野均對電商置業采取貨幣出資,4個月內繳清,而盤古集團以資產出資,兩年內繳清,但公告并未明確以何種資產出資,資產質地如何等關鍵性信息。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于9月11日專門致電國興地產證券事務部,其相關工作人員說,他們也正在商討這個事情,要求記者關注第二天公司新的公告版本。
當晚,國興地產宣布取消臨時股東大會,緣由為上述盤古資產出資披露不實,稱各方目前仍就該資產的具體內容進行溝通,待各方達成補充協議并確定其評估價值后,再發布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的通知。
下注百個“電商產業園”
從合作框架協議細節來看,盤古明顯具有合作談判優勢,國興地產為傍上這個3C大腕,做出了一定的讓步。
盤古拿下項目落地資格之后,由電商置業出資2000萬元成立電商產業園開發項目公司,負責項目開發、銷售等與房地產相關業務,其所需的開發資金由國興地產籌集,但資金成本須自己承擔。
上述三方約定,未來5-10年內,在中國大陸拓展50-100個“互聯網+ 電商產業園”項目。
興業證券分析師閻常銘表示,目前地方政府引入產業園項目熱情高漲,產業園周邊一般會配套較多住宅項目,這有助于國興未來以低價獲取土地,推動其住宅業務。
但是這種商業運作模式,也容易陷入“產業園地產化”的誤區。目前,包括卓爾發展、毅德國際等主打物流產業園類上市公司正是因此而備受詬病。
根據三方約定,電商產業園項目產生銷售收入之后,其中的5000萬元利潤不按三方實際股權比例而按盤古65%、國興地產30%和重慶闊野5%分配,其中盤古超過股權比例的35%部分,視作品牌溢價。
上述5000萬元預分配利潤,將用于充實創業孵化公司和金融服務公司資金,之外的剩余利潤按三方實際股權比例分配。
記者注意到,電商置業須自持或留出一部分物業,但要與地方政府約定物業體量,交給創業孵化公司經營,前三年免收租金,第四年至第六年僅收取50%的租金,第七年調至市場收租水平。
在電商置業董事會席位上,三方各委派一名,由盤古出任董事長和財務經理,國興地產派總經理,而創業孵化公司由盤古派任董事長、總經理和財務經理,金融服務公司另行協商。
值得注意的是,各個項目的建安成本限額指標,由電商置業公司董事會測算并協商確定,并由國興地產按此指標承包建設,節約額由國興地產分享,超支額由國興地產承擔。
也就是說,國興地產除了要承擔產業園項目籌集開發資金的壓力之外,還可能面臨建設成本超支的風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