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1 22:41:27
據質檢總局統計,至少有八成以上未加裝襯板車型故障為明顯碰撞或刮蹭導致。大眾聲明稱,自加裝金屬襯板之日起十年內,無外力碰撞發生斷裂,車主都可以憑購車發票置換在售新車。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劉旭
每經記者 劉旭
9月11日,質檢總局網站發布《新速騰汽車耦合桿式后軸縱臂斷裂問題缺陷調查結果》,稱自2014年8月14日啟動了一汽-大眾新速騰汽車耦合桿式后軸縱臂斷裂問題的缺陷調查,對加裝襯板的召回措施有效性進行評估。2015年8月30日,質檢總局發布調查結果。
質檢總局共收集未加裝襯板的的新速騰故障案例457例。調查結果顯示,其中,有312例的縱臂變形是由嚴重碰撞導致,占68.3%;54例是由非嚴重碰撞或刮蹭導致,占11.8%;其余案例由于信息不全難以確認。綜合來看,其中有80.1%的未加裝襯板車型故障為碰撞或刮蹭導致。
質檢總局稱,新速騰汽車耦合桿式后軸縱臂抗變形能力較同類結構后軸相對較低,在某些使用情況(受碰撞或刮蹭)下,縱臂會發生變形。
此外,在加裝襯板治后,后軸縱臂的抗變形能力提高,降低了縱臂變形的可能性。已收集的37個加裝襯板后的新速騰故障案例,全部是車輛受過不同程度碰撞造成的。
另外,針對一汽-大眾召回措施中稱,加裝的襯板會產生“持續的警示噪音”。質檢總局測試后發現,在不良路面行駛時,可辨別到“持續的警示噪音”,但在良好路面行駛時不易察覺,不能有效起到警示作用,存在后軸縱臂本體斷裂之后未能及時發現的風險。
當日晚間,大眾汽車集團(中國)、一汽-大眾以及大眾進口汽車就此事發布聲明,稱為了徹底消除車主對于這一問題帶來的疑慮,所有涉及召回的速騰及甲殼蟲汽車,自加裝金屬襯板之日起十年內,如果沒有發生過外力碰撞或沖擊,但車輛仍發生后懸架縱臂斷裂的情況 ,車主都可以憑購車發票置換在售新車。
相關聲明原文如下:
2015年9月11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布了速騰汽車耦合桿式后軸縱臂斷裂問題缺陷調查結果,我們尊重并接受國家質檢總局的調查結果。相關車輛為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生產的速騰汽車以及2012年4月至2013年7月生產的甲殼蟲汽車。在2015年2月2日,我們已經啟動了對該批次車輛的召回。
在此,我們對因召回給車主帶來的不便和不安表示誠摯的歉意。
為徹底消除車主擔憂,提升客戶滿意度,我們將向受召回影響的速騰及甲殼蟲車主提供以下服務和措施,并鄭重承諾通過以下服務和措施保障車主的駕乘安全。
第一,我們承諾,涉及車輛自加裝金屬襯板之日起十年內,只要車輛在沒有受到過外力碰撞或沖擊的情況下后懸架縱臂發生斷裂,車主可以基于原購車發票價格置換一輛價值相同或者以補差價的方式置換一輛價格高于原購車價的一汽-大眾大眾品牌(速騰車主)或大眾進口汽車(甲殼蟲車主)在售車型。
第二,我們將通過“專屬通道”主動聯系尚未參加召回的車主,并呼吁其前往一汽-大眾或大眾進口汽車授權經銷商完成金屬襯板的安裝工作。在廣大車主的理解、信任和積極配合下,截至2015年9月10日,速騰及甲殼蟲的召回完成率分別為85.2%和85.6%。
第三,我們將推出一項“特別關愛計劃”以提升車主滿意度,即向受召回影響的車主贈送3次基礎常規保養服務(包括免費更換機油、免費更換機油濾清器、免費檢查)。自2014年8月起,針對縱臂彎曲的專項檢測已成為所有授權經銷商售后服務中的常規項目,這項新的舉措也是我們排查方案的延續和深化。
第四,我們將向具有維修資質的機構開放針對耦合桿式后懸架縱臂的檢測指導文件和技術支持,以致力于擴大車輛縱臂檢測的覆蓋范圍。
通過以上舉措以及從2014年10月起施行的耦合桿式后懸架十年保障等措施,包括我們還將在隨后的6-8個月內開發出進一步的技術措施,我們希望能夠進一步提高客戶滿意度,讓每一位車主都能安心駕乘。
保證消費者的駕乘安全是大眾汽車的首要任務,我們對縱臂發生斷裂的車輛進行綜合、深入的分析后發現:如果車輛沒有受過來自側后方或者后方的碰撞,其裝配耦合桿式后懸架的縱臂就沒有斷裂的風險。
為了保障您的駕乘安全,我們強烈建議,如果您的車輛曾經受到過來自側后方或者后方的碰撞,即使是在外觀無明顯受損痕跡的情況下,都應盡快前往一汽-大眾或大眾進口汽車授權經銷商處進行專業檢測。
受到召回影響的速騰及甲殼蟲車主如有任何疑慮或遇到任何問題,歡迎通過 “專屬通道”與我們取得聯系。
速騰車主專屬服務熱線: 4008-590-017
甲殼蟲車主專屬服務熱線: 4001-606-660
最后,我們再一次對因召回給消費者帶來的不便和不安深表歉意。同時感謝社會各界一直以來對召回工作的監督和理解,有關召回工作的后續進展,我們將持續與社會各界保持及時的溝通。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
大眾汽車(中國)銷售有限公司
2015年9月11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