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07-30 01:03:19
7月29日,長青集團(002616,SZ)發布公告稱,公司與河北保定雄縣政府簽署了《雄縣經濟開發區熱點聯產項目特許經營協議》。該項目總工程概算投資總額5.3億元,資金來源為公司自籌。
每經實習記者 王志福
7月29日,長青集團(002616,SZ)發布公告稱,公司與河北保定雄縣政府簽署了《雄縣經濟開發區熱點聯產項目特許經營協議》。該項目總工程概算投資總額5.3億元,資金來源為公司自籌。該協議簽署后,長青集團將擁有此項目30年特許經營權。項目總裝機容量暫定3臺220t/h 鍋爐,配2臺30MW汽輪發電機組及相關輔助設備。該項目將加大長青集團在環保產業方面的比重,擴大公司的銷售額及盈利。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整理發現,長青集團6月份剛剛與山東嘉祥縣簽訂了《山東省嘉祥縣生物質發電項目投資協議書》。該項目概算投資總額約為2.7億元,建設規模為以秸稈為主要燃料的生物質發電機組1×30MW項目。
業內人士分析稱,生物質發電+集中供熱的“雙輪驅動”推動長青集團發展,未來業績將快速增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公開資料整理發現,長青集團2015年以來已經有6個集中供熱項目,投資額超過35億元;8個生物質發電項目,投資額超過23億元。
有券商分析師表示,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劃,2015年到2020年,我國將新增2060萬千瓦左右的生物質發電裝機,每天新增340萬千瓦裝機,是長青已投產9.6萬千瓦的35倍,長青集團發展空間很大。除此之外,各地禁止露天燒秸稈和可再生能源配額制也促進了生物質發電行業發展,將會改善行業內公司盈利。
另外,在大氣治理不斷深化背景下,集中供熱市場將迎來發展機遇,市場空間達千億級別。長青集團進入供熱市場,將享受到行業的利好。
某生物質發電公司高管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生物能源肯定是未來的重要能源,可以全面替代水、氣、油、煤等能源。生物能源還可以解決相當一部分就業問題,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從人類社會的歷史來看,生物能源也是諸多能源之中對生態環境傷害最小的。總之,生物質發電是前景廣闊的行業,有相當大的市場空間。他還表示,目前,生物質發電在我國整個能源結構中比重較小,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國家也在積極推動這個行業發展,從2007年的可再生能源規劃,到2012年關于生物質發展的三個國家級規劃,還有2014年的應對氣候變化規劃,這些對于生物質行業的發展都是利好消息。但是這些規劃與行業的現狀之間還存在一定差距,所以生物質發電行業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長青集團7月28日的另一則關于重大事項停牌進展的公告中,提到正在籌劃與浙江、湖南兩省的重大項目。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