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09 19:28:10
每經編輯|隋丕寧
黃波:謝謝臺上的四位嘉賓,掌聲歡迎你們入座。請馮董留步,最后有一個壓軸大戲,請馮主席為大家做精彩的分享。
馮侖:今天非常高興在這里討論商業房地產的創新。聽了一下午,大家在講“互聯網+”,其實這就是喜新厭舊的文明表達。“互聯網+”,任何對傳統行業覺得不滿意,然后要加一個小鮮肉,對舊的東西不滿才會有+。過去很早的時候總在場一首歌,世上只見新人笑、不聽舊人哭。這些小鮮肉妖艷、性感,大家都想干。為什么呢?都想去做,如果說干會有別的想法。
我今天在房地產這個行業,看一下互聯網和房地產究竟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房地產這個行業,最近一段也被小鮮肉撩撥得有點寢食不安,經常有些出軌的想法。房地產和互聯網之間,現在已經有了四種出軌的方式。
第一種就是我們講的,在房地產客戶和渠道、產品和客戶之間,發生了巨大的變革。這個變革,我們現在看到國內叫房多多,搜房、涂家,所有的這些東西在顛覆著,首先是顛覆著傳統房屋中介行業,過去中介賣房的基本上岌岌可危、朝不保西。第二個顛覆的是旅館行業,傳統旅館行業被途家取代越來越大的份額。比如說我們來溫州,完全可以在手機上直接定任何一個上了網的途家公寓房,三江立體城的很多房可以放在這里面,可以不用住酒店了,進到房子里跟酒店差不多,有毛巾、拖鞋、浴巾,走了以后自然有人打掃好,這個服務在中國叫途家。外地朋友到北京來問我住哪個公寓,這跟酒店不一樣,這種改變取代了一般的旅店。在通路上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
王石也講到了,三年干了萬科三十年的事,房多多三年在這個平臺上銷售額兩千億,萬科三十年才達到,這就是互聯網在通路商對房地產行業的巨大顛覆。這是出軌方式之一。
第二種方式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家里面的東西,智能家具。移動互聯網競爭最后的兩個節點,一個固定節點是室內,室內所有消費終端,手機、電視等聯成一體。另外是移動端點,在汽車里整合在一起。大家發現互聯網公司很奇怪,都做汽車了,同時都做智能家具。汽車和我們的關系不大,智能家具取代了傳統家裝行業。現在最大的家裝是制勝,今后買房不需要花錢,互聯網公司免費幫你把互聯網家具裝好。中國有上億家庭,有幾億套住宅,如果每個家庭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家里面整合起來,變成智能家居,互聯網公司就會有價值。
我到樂視去看,如果有一千萬人買樂視,等于互聯網企業進入到一千個最終消費端點,未來互聯網會逐步取代家居行業,使智能家居成為標準配制。每個人回到家里,無處不在的服務商在家里體現,這次不是出軌,而是被其他人騷擾。現在他們說,我們替你來整合在一起。互聯網對于房地產的改變,顯示在智能家居上。
第三種方式就是社區改造取代傳統工業服務。現在傳統物業公司已經沒有辦法生存了,為什么呢?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我們作為傳統房地產物業管理,占到員工的3/5。可是物業管理員工成本不斷提升,政府規定收費不能提升,社區交了15-20年,但是收費不能漲。物業公司不斷裁人,服務標準降低,收費率降低,服務就更差,收費率就更低,于是物業管理越來越差。在這種情況下互聯網來了幫助大家,以前物業管理比較好,大媽摔倒了別人不敢扶物業敢扶,基本上可以證明他是什么樣的人。有病幫你送醫院,樓下停一個救護車。叫餐,幫你接一下。現在都不需要了,社區O2O服務,你可以定餐,你想做按摩可以叫人上來,叫外賣、叫車、看病,所有的車物業公司沒有必要了。以前物業公司還有一件事,上門收電費,有時候被壞人乘虛而入,現在不需要了。物業還得干一件事,那就是修水管,現在也不需要了。為什么呢?手機把全社會修水管的人上網,就跟嘀嘀打車一樣競爭,也不發現物業了,我們發現物業真沒用。所以社區O2O將會取代傳統的物業管理,傳統物業公司不轉型就要死掉。萬科最近改變了,把傳統物業開放,跟大家在一起,提供電子商務式的社區O2O。
大家看房地產已經跟過去很不一樣了,傳統習慣都已經因為環境發生變化而變化。三江立體城是沒有物業公司的,剩下的都用社區O2O解決,服務得比較好,大家也不用交物業費。有社區O2O的地方,現在是零物業費,所以叫做高就業、高福利、低成本、可持續,將來會出現這樣的服務。
第四個就是開發,房地產開發當中出現了互聯網新的模式,定制和眾籌。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可以拿手機,包括萬通做的自由定制平臺,你可以根據你的希望在定制平臺上找到相應的項目,根據你的愿望來提出你要什么樣的房子。如果只有你定人很少,就可以發起眾籌,一幫人在這里蓋房子,是工業4.0的概念,是C2B的模式,大規模定制,定制汽車、最后定制房子。房子飽和以后再買住房,實際上就在定制網站上找一塊地,有一個項目參與進去,最后他按照你的要求做好,這樣的話房價會省1/3。今后連房地產的開發環節也可以定制。
我講這些事情,實際上是出現一個問題,房地產本身在按照這四種方式,在四個方面被“互聯網+”。這個的很有意思,一個是加號,現在又出來一個夾,夾子的夾子。以前是加號的加,我覺得這兩個字很有意思。夾子更狠,房地產是被互聯網夾住了,你逃不脫了。從渠道方面,從智能家居方面,從社區O2O方面,從開發方面,房地產已經被互聯網改變了。
我們對商業不動產,究竟是更需要還是不需要。剛才主持人講這個事我不太贊成,說商業不動產好像不太需要或者更難做了,不對,非常不對。為什么呢?大家仔細想一件事情,有了互聯網以后,我們對于空間的需求多了還是少了,對于住宅以外的空間需求,我認為大大的提高了。非常簡單,我們現在敢于跟陌生人說話,跟陌生人約會,這叫陌陌。我說這么好玩的事,確實沒有學過,陌陌起家是在萬通中心,最后跑到萬近。在我們那里不到一千平米,現在潘石屹那里四前多平米,陌生人之間交往頻率越來越提高。陌生人之間的交往,他的公司都變成了四五倍空間需要,陌生人第一次見面肯定不能跑家里,第一次見面在咖啡廳,咖啡廳多了;第二次見面去餐館,餐館多了;第三次見面在如家,如家多了。只有貪腐的領導干部找不到干部,經常被紀委抓住,這些年輕人有的是地方。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