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張茉楠:未來經濟增長的挑戰在于人力資本積累

      每日經濟新聞 2014-12-30 00:53:19

      在新形勢下,我們必須通過改變投資領域、方式和主體,將之引導到有利于人力資本積累的動態調整路徑上去。

      每經編輯|張茉楠    

      ◎張茉楠

      當前,影響中國未來幾十年的要素結構正發生著深刻變化,中國傳統國家盈利模式受到嚴重沖擊,內生增長動力和比較優勢面臨拐點已是不爭事實。如何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我們需要提升人力資本貢獻率來重塑增長動力。

      一直以來,人口紅利都被認為是造就中國經濟增長奇跡的重要源泉。國際經驗也表明,所有的先行國家和地區,都曾經在特定發展階段或多或少地得益于 “人口紅利”。1970年到1995年間,東亞諸國超常規高增長中,由勞動年齡人口高比重所做出的GDP貢獻比例高達1/3至1/2。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也大致歸于富有生產性的人口結構優勢。據世行估計,人口紅利的結構性優勢對中國經濟高增長的貢獻度達到了30%以上。

      然而,人口紅利從來不是永久性的增長因素。隨著人口結構轉變的完成,長期以來支撐中國經濟高增長的人口紅利開始衰減。未來十年中國的人口紅利優勢將會逐步衰減,勞動力供給增速下降、勞動力成本提升,整體經濟進入了生產要素成本周期性上升的階段,這也就預示著現代工業部門已經不能再用“不變工資制”來吸收“無限供給”的勞動力,工農業產品的剪刀差正在供求不平衡推動下逐步回補,這樣工業部門的利潤有可能越變越薄,資本形成的增長將會有一定程度的放緩,凈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減少,中國GDP潛在增長率將出現趨勢性下降,這是新常態下最重要的要素結構變化。這種結構性變化具體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總體勞動力人口的下降。2013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92‰,勞動人口降244萬,這是繼2011年中國勞動人口比重十年來首次下降后的連續三年下降,勞動年齡人口進入負增長的歷史拐點,勞動力供給格局開始發生轉變。其次是劉易斯拐點的加快到來,農村還能再轉移出來的剩余勞動力數量已經不多了。再次是中國老齡化程度,中國第6次人口普查人口老齡率為8.9%,2013年老年人口數量突破2億大關,達到2.02億,老齡化水平達到14.8%。老年撫養比從2012年的20.66%上升到2013年的21.58%,推動社會總撫養比從2012年的44.62%上升到2013年的45.94%。預計在2025年之前,老年人口將每年增長100萬人。

      與此同時,隨著人口紅利衰竭和劉易斯拐點到來,中國的城鎮化進程將會放緩。未來中國的城鎮化將由加速階段轉變為減速階段,有預測表明,未來城鎮化平均每年提高的速度保持在0.8~1個百分點左右,很難再現“九五”、“十五”期間每年1.35~1.45個百分點的增幅。

      從未來發展趨勢看,中國經濟增長的挑戰在于人力資本的積累。根據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人力資本與勞動經濟研究中心發布的 《中國人力資本報告2014》提供的數據,GDP與人力資本總量的比率基本呈上升趨勢,表明人力資本的平均生產效率在逐漸提高。特別是隨著中國進入后工業化階段,經濟重心將實現從制造業到服務業,從一般制造業到高科技先進制造業的轉換,整個社會對從事單純物質產品生產的勞動者的需求量相對減少,而對人力資本、技術進步等知識資本的要求大大增強。用人力資本、知識資本等來抵消自然資源的消耗以及經濟增速的下滑,并提高國民財富和經濟增長質量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

      在新形勢下,我們必須通過改變投資領域、方式和主體,將之引導到有利于人力資本積累的動態調整路徑上去,以人為本來設計總體政策框架。在資源布局上,必須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把人力資源建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避免陷入低收入-低教育投入-低可行能力-低收入的惡性循環。注重發展有利于增加就業含量和開發利用人力資源的經濟產業和生產服務領域。在要素投入上,注重通過人力資源的充分開發利用來促進經濟增長;在目標導向上,把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過程變成促進就業持續擴大的過程,把經濟結構調整的過程變成對就業拉動能力不斷提高的過程。

      具體而言:一是通過教育深化提高勞動生產率,保持和延伸中國產業的競爭優勢。當前,我國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僅1萬人左右。在新能源、節能環保、新材料、新醫藥、信息產業等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人才缺口很大。必須改變忽視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專科教育,偏重高學歷教育的失衡現狀,實現產業結構升級的前提條件是要先實現勞動力結構的升級,包括進行大規模的農民工培訓和素質提高工作,以及注重人力資源的充分開發利用,以適合未來產業升級與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即經濟增長與就業匹配之外,還要實現勞動力升級與轉型匹配。

      二是健全良好的人力資本投資機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根據市場經濟運作中的 “投資主體與收益主體的一致性和排他性規則”,構建人力資本投資與回報的合理機制。

      三是通過社會、養老等保障制度安排創造新的儲蓄源泉,以及通過勞動力市場制度安排,擴大人口老齡化時期的勞動力資源和人力資本存量。新常態時期將會通過加速人力資本形成,徹底擺脫舊有模式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束縛,真正告別追趕型增長過程中的數量擴張型高增長階段,邁向質量提升型中高增長階段。

      (作者為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v片| 亚洲JIZZJIZZ妇女| 亚洲精品一二三区| 亚洲国产av无码精品|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 亚洲成av人在线视|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天堂| 亚洲一级大黄大色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 亚洲制服丝袜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亚洲 |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观看下载| 校园亚洲春色另类小说合集| 亚洲另类小说图片| 亚洲免费电影网站|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青青草原|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狼友中文久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 亚洲大成色www永久网站| 亚洲av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视频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电影首页| 国产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 综合亚洲伊人午夜网| 亚洲?v女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东京热| 亚洲av日韩av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 ass亚洲**毛茸茸p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