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2 00:51:57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趙春燕 山西攝影報道
每經記者 趙春燕 山西攝影報道
從1983年誕生至今,或許很少有人會記得在山西1487個煤檢、稽查站點中,哪一個是第一個誕生。
“001號煤檢站 (第一個煤檢站),就是位于晉冀邊界的娘子關煤檢站。”一位在此工作5年多的煤運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道。
不過,第一個“出生”并非意味著第一個撤銷。在昨日(12月1日)零時舉行的煤檢站撤銷儀式上,要求山西全省的所有站點同時撤銷。這一刻,遍布山西省的煤檢站結束了31年的歷史使命。一位煤運人用“壽終正寢”來告別這段歷史。
煤檢站撤銷背后,是山西省年底前開啟的包含煤焦公路運銷體制改革在內的“煤炭革命”,這場革命由山西省省長李小鵬親自掛帥。
“站好最后一班崗”
據悉,娘子關煤檢站坐落于山西平定縣和河北省井陘縣的交界處,娘子關也是中國萬里長城的著名關隘,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從陽泉市區驅車前往,約40公里車程,接近娘子關的近10公里路全是山路。
山西陽泉是重要的無煙煤產區,相隔不遠的河北井陘是主要的煤炭銷售市場,陽泉市還有一個國內著名的大型煤炭企業陽煤集團,陽泉人常說 “陽泉市是一個以陽煤為基礎形成的城市”。
穿過盤山公路再行駛一段距離,一棟破舊的三層小樓進入眼簾,娘子關煤焦管理站便位于此。該煤檢站有一位站長、一位書記、五位副站長共計近百名職工。在辦公樓二層樓道,《公路運銷站點管理八條禁令》的公告牌放在醒目位置。
娘子關煤檢站一位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關于煤檢站撤銷的內部文件已經于11月21日進行了內部下達,當時是“站好最后一班崗”。
昨日零時,山西省內煤檢站同時全部撤銷。在寒潮襲來的當夜,晉能集團在陽泉太舊高速公路煤焦管理站舉行了撤站儀式,標志著存續了31年的山西公路煤焦管理站點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按照山西省官方近日發布的《煤焦公路銷售體制改革方案》中列入的清單,與001號娘子關煤檢站一起全部撤銷的煤焦公路管理站、稽查點、煤焦銷售營業站等各類站點一共1165個。另一個同樣令人關注的數字是,由于站點撤銷,晉能集團內部有5萬余名職工將轉崗分流。
各類站點的撤銷,給山西煤炭行業帶來的利好效果是明顯的。昨日上午,山西煤炭業內傳來了公路汽運煤炭大幅增加的消息,煤礦出現大量汽車排隊裝車,各大運煤通道亦開始堵車。
煤檢站職能被異化
以前,在娘子關煤檢站,拉煤卡車緩緩駛入拱形門,在煤檢站工作室外的擋桿前停下,司機下車將隨身攜帶的4張票據遞給煤檢站驗票室的工作人員,煤檢站內穿著整齊工作制服的工作人員查驗票據并將信息錄入系統,隨后司機攜票據回到車內,這時煤檢站收桿,卡車駛出煤檢站。
卡車司機隨車攜帶的4張票據分別是:1張 《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已繳證明》,1張《山西省煤炭銷售票(洗、儲煤公路出省)》,以及2張《山西省煤炭公路運銷統一調運單》,這些票就是幾乎和煤檢站一同誕生的“煤票”。上述檢查前后不過幾分鐘,但就是這樣看似簡單的程序,確是煤檢站31年來最主要的工作。
煤檢站作為煤炭基金等驗票把關的最后一道關口,剛成立時的初衷是防止山西省內煤炭私挖濫采,導致“黑煤”流入市場。如今在山西省煤炭界權威人士看來,它的確起到過積極作用,尤其是在煤炭資源緊缺的年代。在起到“積極作用”的同時,公眾對于煤檢站的詬病亦越來越多,容易滋生腐敗、內外互通報號通關等問題。
在陽泉地區有十幾年販煤經歷的王軍(化名),平時路過最多的煤檢站便是娘子關煤檢站,但在相隔不遠處便是其同行蘇明(化名)經過最多的煤檢站舊關煤檢站。
娘子關和舊關煤檢站都算得上是大型出省煤檢站。《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次去娘子關煤檢站是和王軍、蘇明同行。在煤炭行業興盛的年代,類似于娘子關和舊關這樣的煤檢站1小時內就會有幾百輛車經過,一天內至少有三四千輛運輸的煤焦車輛在此停車驗票。
“現在少了,一天差不多就1000輛煤車經過。”娘子關煤檢站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部分煤車司機轉行開出租
在駛往娘子關煤檢站的山路上,蘇明回憶起2010年煤市興旺時,拉煤車輛排長隊駛過煤檢站的情景。“記得有一次大霧,山路滑且緊鄰懸崖,隱約感覺到有煤車掉下山溝,煤車排長隊緩慢行駛,能見度低,等霧散了才發現一共有9輛煤車掉到山溝里。”
“煤檢站外堵車是常事,堵起一百來輛算少了,很多時候要堵上三四公里。”蘇明說,幾年前通常要堵上兩天時間才能順利過關,司機在排隊等候時,因為卡車慢慢前行,司機需要守在車廂里隨時待命前行。當時公路邊的村民們做起了生意:堵車時沿線賣開水泡面、火腿腸雞蛋等,卡車司機的餐食經常就這樣解決。
不過微妙的變化開始出現了,過了一年村民們發現拉煤車隊不怎么堵了,又過了一段時間,連煤車都不多了。這一變化的背后,是“煤炭黃金十年”的終結,煤市開始蕭條,作為煤炭資源大省的山西受沖擊尤為明顯。
自去年以來,像蘇明這樣的煤販子已經轉行,更多的煤車司機已經加入到開出租車的隊伍。還在堅持販煤生意的王軍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陽煤集團目前已經開始推行直接和下游電廠客戶對接簽合同,二道煤販子已越來越少。
“還有人在幻想著有下個‘煤炭黃金十年’,我覺得已經無望了。”蘇明說,自己知道的隔壁盂縣正在建設一個大型風電場,另外他還得知,中國剛和俄羅斯達成了天然氣供氣大單……煤炭不像原來那樣受歡迎了。
蘇明還說,煤販子、煤票、煤檢站這些都是歷史產物,時間到了都該退出歷史舞臺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