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3 00:56:3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朱丹丹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朱丹丹 發自北京
在4月正式獲得國務院批復后,央行牽頭成立的全國性互聯網金融協會究竟何時掛牌,業內人士較為關注。近日,有消息稱,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近期或將掛牌成立。
不過,多位業內人士昨日(5月22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互聯網金融協會應該不會這么快掛牌,有可能是在7月,或再往后推,而北京P2P行業協會則還在審核期。
另據一家P2P機構運營總監透露,監管層將于最近幾天召集幾家平臺開會,是有關于入會門檻的。
一家入會的P2P平臺CEO告訴記者,除之前給平臺發了作為發起成員單位的邀請函,互聯網金融協會至今一次會議都沒開。目前,雖然在民政部的審批程序走得比較順暢,但在掛牌之前需要開一個發起人成立大會。
近日,有消息稱,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有四大準入門檻,包括從業人員中必須有3人以上在銀行做過5年風控等。
上述P2P平臺CEO稱,這個準入門檻是3月26日討論過的互聯網金融專業委員會的入會門檻。當然,不排除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直接沿用互聯網金融專業委員會的入會門檻。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掛牌肯定不會這么快,估計會在北京P2P行業協會成立之后。”北京一家P2P機構人士指出。
隨著P2P平臺老板跑路事件不時發生,監管細則未出,各種自律性質的互聯網金融協會開始先行,其中包括剛掛牌的廣東互聯網金融協會等。
“行業協會的好處在于抱團度過行業危機和難關,以組織的形式出現與政府進行重要對話,對政府的政策產生影響,甚至參與行業規則制定,及形成良好的對外宣傳整理品牌等。”深圳棕櫚樹策劃咨詢有限公司主編李錫指出。
合力貸創始人劉豐指出,在缺乏監管的情況下,P2P平臺要想長遠發展,須堅守目前已經明確的底線原則,控制好風險,踏踏實實發展。目前,成立協會主要是因為行業要想穩步健康發展,需要一個規范健康的外部環境。同時,企業才能大膽創新,否則混亂的市場只能對投機者有利。
積木盒子首席執行官董駿表示,平臺自身要靠自律,不要碰監管紅線,完善風險控制系統,同時不斷提升用戶體驗。在官方監管細則沒有出臺之前,以協會形式進行行業自律,有利于行業規范發展,保護投資者利益。而且,自律先行是必然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