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02 01:11:47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胡飛軍 發自廣州
每經記者 胡飛軍 發自廣州
昨日 (4月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中國物流采購聯合會(以下簡稱中物聯)鋼鐵專業委員會獲悉,3月鋼鐵PMI指數在連續3個月下降后首次回升,達到44.2%。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9月鋼鐵PMI指數跌落榮枯線以來,已經7個月處于榮枯線以下,復蘇之路曲折而漫長,表明當前鋼鐵行業整體形勢依舊低迷。不過,PMI相關數據顯示當前國內鋼市積極因素正在增多,產品庫存指數出現下降,后期鋼材市場價格有望觸底反彈。
根據中鋼協最新統計,3月中旬鋼協會員單位粗鋼日均產量169.17萬噸,環比增長1.87%;預估全國日均產量209.6萬噸,環比下降0.04%。
“鋼價持續下跌以及鋼企虧損加劇,對鋼廠生產積極性形成了明顯制約。”西本新干線高級研究員邱躍成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鋼廠減產原因。
實際上,中鋼協的數據顯示,2014年前兩個月,國內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累計虧損28億元,鋼鐵行業可能出現2000年以來最差的年度第一季度表現。
中物聯稱,目前,鋼廠內部鋼材庫存仍維持高位運行,上半年或主要以去庫存為主,預計短期鋼廠生產不會出現明顯增長。
“鋼廠生產指數以及與生產相關采購指數都表明,當前鋼廠采購意愿繼續減弱,短期國內鋼鐵產量明顯回升的可能性不大。”邱躍成說,且鋼廠對后市預期謹慎,開工率依然不高。
在上游鋼廠由于鋼價下跌虧損減緩產量之時,下游鋼市需求顯露出改善跡象。
中鋼協數據顯示,3月中旬重點企業鋼材日均銷量為165.3萬噸,較上月同期增加54萬噸。中物聯分析認為,鋼材訂單增加,顯示隨著天氣轉暖消費旺季來臨,下游需求開始逐漸釋放。
此外,春節過后國內鋼材價格持續下降,各成品材價格創下自2012年9月份以來新低,低價的優勢以及人民幣貶值的助力有利于中國鋼材出口形勢的向好發展。
同時,中物聯還表示,在當前經濟下行施壓的背景下,國務院釋放出穩增長信號,鋼材市場回暖的積極因素增多,需求回暖的基礎正在逐步形成。
而隨著春季到來天氣轉暖,戶外工程項目進入大規模施工階段。加之城鎮化建設啟動,預計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將保持一個相對較好勢頭,這些都將加速鋼材需求的釋放。因此后期國內鋼材市場或因需求釋放加快而實現觸底回升。
盡管鋼市后期或有望觸底反彈,但中物聯同時提出警示,由于資金壓力較大,鋼材產成品庫存壓力仍存,成本支撐持續趨弱,鋼市上漲空間將會受到限制。
中鋼協數據顯示,3月中旬末重點統計鋼鐵企業鋼材庫存為1703.88萬噸,比2月中旬末下降22.72萬噸,但還是處在高位,鋼鐵企業整體庫存壓力依然較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