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08 00:50:4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趙陽戈 唐強
每經記者 趙陽戈 唐強
國慶長假已悄然結束,股市也將重燃戰火,迎來三季報行情。《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到9月30日,A股全部上市公司的三季報預披露時間已經敲定,其中國民技術等7家上市公司將在本周提交成績單。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醫藥生物、電子、化工、機械設備等行業頻傳喜訊。
國民技術、友阿股份斬獲頭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到9月30日,A股全部上市公司的三季報預披露時間已經敲定。
其中,友阿股份和國民技術以10月11日的預披露日拔得頭籌,而特銳德、瑞豐高材、巨化股份等5家公司緊隨其后,將于本周六(10月12日)披露各自的三季報。
分析人士認為,一般而言,定期報告披露靠前的上市公司,往往給人以業績不錯或存在高送轉預期等印象。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就在9月最后一個交易日,國民技術對其三季度業績預告作出修正,將其前三季度累計凈利潤預期值修正為上限同比下滑40%~60%,下限同比降60%~80%,預計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為870.24萬元~1740.49萬元。
相比之下,友阿股份早在中報公布時就已透露,預計公司1~9月將實現凈利潤約3.27億元~4.26億元,同比增長0~30%。
醫藥行業預期普遍向好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27日,共有近千家上市公司對三季報業績進行了預告,其中業績同比增長的有527家,同比下滑的331家。需要注意的是,憑借著千余萬的政府補助,中鋼天源同比扭虧為盈,預增幅高達39660%,高居兩市榜首。從盈利規模來看,洋河股份暫為第一,預計約有53億元的純利入賬。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9月27日,電子、化工、機械設備、醫藥生物這4個行業進行業績預告的公司較多,且上述4個行業預增公司占比均超50%。其中,醫藥生物行業共有50余家藥企發布業績預告,預增企業超過40家,占比接近80%。
有行業分析師認為,由于市場對宏觀經濟的預期依然不明朗,資金出于避險考慮重新回歸成長股,前期有所回調的醫藥板塊值得配置。從國家統計局發布的1~8月醫藥制造業運行數據來看,反商業賄賂尚未對行業數據造成顯著影響,部分優質醫藥股明年業績預期良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