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26 00:47:44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李卓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李卓 發自北京
繼2011年成功收購美國大陸發動機公司之后,中航工業集團旗下中國航空技術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中航國際)再度布局通航動力市場,于近日正 式 完 成 對 德 國 蒂 勒 特(Thielert)航空活塞發動機公司的全額資產收購。完成此次收購以后,中航國際成為全球唯一擁有全系列航空汽油活塞發動機和全系列航空煤油活塞發動機供應商。中航國際并未公布此次收購的具體金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7月25日)從中航工業獲悉,該收購歷時兩年談判,收購資產已全部注入新成立的、由中航國際全資控股的德國天發公司,并將由此前收購的美國大陸發動機公司一體化運營管理。
中航國際執行副總裁、首席財務官潘林武直言,收購的目的是為滿足國內通航所需活塞發動機的需求。
蒂勒特發動機公司雖然成立只有十幾年的歷史,但擁有全球最領先的以航空煤油為燃料的活塞發動機產品和技術,并且由于美軍無人機使用其產品而名聲顯赫。
潘林武表示,收購后中航國際對管理團隊將進行充分授權,公司原業務團隊和高管都將繼續保留,不會因為收購而裁員。蒂勒特原有品牌Centurion也將繼續作為產品名稱使用。
前ARJ21飛機副總設計師周濟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評價說,從市場結構來看,中國目前相關民用發動機市場幾乎空白。該收購有助于打通國內通航產品配套產業鏈,市場廣闊,對通航自主創新的戰略發展更是意義重大。
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認為,通過兩家發動機公司的收購,對中航國際海外市場開拓雖可謂如虎添翼,但就中航工業本身意圖來講,無疑更側重國內通航產業鏈的完善和發展。
周濟生告訴記者,盡管自主創新這么多年,但國內的通航產業尚未形成完整的產品配套能力,通航飛機最主要使用的就是活塞發動機,而國內航空發動機用于民用的基本沒有。而這些,是空白,更是機遇。
“發動機所占飛機制造總成本的比例通常在25%~30%左右,中航工業旗下有專門的通用航空板塊,在國內通航飛機沒有形成足夠好的品牌之前,打通產業鏈、自主創新,無論對于中航工業還是中國通用航空的未來發展都顯得尤為重要。”周濟生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