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25 00:39:37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鄧莉蘋 發自深圳
每經記者 鄧莉蘋 發自深圳
7月24日,中國平安對外宣布,近日,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以下簡稱平安資管)金融衍生品(股指期貨)運用能力資格申請獲得中國保監會驗收通過,是業內首家獲得該業務資格的保險系資管公司。與此同時,平安人壽也在近日獲得了保監會委托參與金融衍生品(股指期貨)運用牌照。
中國平安稱,這意味著保險系資管公司將正式參與股指期貨交易,與基金、券商等同業機構在金融衍生品市場上公平競爭。標志著國內保險資金的資產配置范疇將覆蓋至金融衍生品,保險資金的投資運用進入新時代。
一位保險資管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股指期貨在一定程度上應該可以對沖一定的風險,大部分的保險公司都會想去申請這個資格。
業內專家認為,保險資金進入股指期貨市場,對險資保值增值及維護股市穩定將起到 “雙贏”效果。一方面,保險資金可以利用股指期貨的金融工具特性拓展投資策略,為資產配置提供更多選擇。隨著對股指期貨應用的成熟,保險公司亦可在控制風險的基礎上,開發基于對沖系統風險并適合保險資金投資要求的絕對收益投資策略,獲取相對穩定的絕對收益,為保險資金配置增加了策略選擇。
另一方面,股票市場具有波動性高的特征,以往在股票市場劇烈波動時,因為缺少對沖風險的工具,保險資金權益投資比例會有較大波動。而大規模的資金進出,也可能影響市場的波動。而通過應用股指期貨等金融衍生品工具對沖系統風險,有助于減緩巨額交易對市場的沖擊,降低市場波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