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2-12-13 01:06:29
多家機構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并不看好白酒板塊的投資機會。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董華 發自深圳
每經記者 董華 發自深圳
在12月6日,受塑化劑事件的再次發酵影響,貴州茅臺破天荒的跌破200元大關。伴隨著貴州茅臺對“塑化劑超標”的澄清,周一貴州茅臺股價再次站上200元,截至12月12日,其股價已恢復至211.86元。
對貴州茅臺甚至是白酒行業來說,貴州茅臺股價的反彈是否表明,這場“塑化劑”事件的風險已經完全釋放?
多家機構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并不看好白酒板塊的投資機會。
機構仍在“賣酒”
此前,為應對茅臺酒“塑化劑超標”傳聞,貴州茅臺連發四份檢測報告自證清白。隨后,12月11號復牌的貴州茅臺迎來補漲,盤中一度拉升超4%,帶動整個白酒板塊反彈。12月12日,貴州茅臺召開媒體見面會,就塑化劑風波做出了正面和積極的回應。
在連續經歷酒鬼酒和茅臺的塑化劑事件之后,市場信心似乎在轉好,白酒反彈的預期也很強烈。那么,在這波“塑化劑”事件之后,是不是意味著白酒板塊的風險已經完全釋放?白酒行業是否又重新迎來了新的行情?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基金行業對白酒板塊的態度仍非常謹慎。
事實上,在近期的市場中,基金公司對于白酒行業仍然非常悲觀,12月11日的龍虎榜上,記者就發現,有一家機構席位賣出酒鬼酒3028萬元。
上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滬上一家基金公司基金經理處得知,目前該基金公司旗下基金仍然在不斷減持白酒股,同時重點加倉了防御性的周期股,比如銀行股等。
此外,北京某基金公司基金經理也對記者表示,他管理的基金在白酒這塊的倉位很輕。在目前反腐的背景下,白酒銷量到底會受到多大的影響,仍是未知數。他還認為,“短期內白酒行業可能會有反彈,但是最終可能也上漲不了多少。”
對于塑化劑事件,華南某大型基金公司研究員表示,這或者根本不是個偶然事件,而是個必然事件,也許塑化劑事件并不像此前市場出現的“黑天鵝”事件那么簡單,而更多的可能是一個催化劑。
白酒投資機會已不多
“白酒行業黃金的十年已經結束了。”另一位基金公司消費行業的研究員表示。
據公開數據,從2005年開始,伴隨投資加大,白酒產量異軍突起,2010年就達到890萬噸,2011年超過1000萬噸,創下歷史新高,2012年的產量還將繼續增加。
今年受“塑化劑事件”的影響,白酒行業整體的銷路問題目前仍然是個疑問,再加上白酒產量明年依舊在大幅提升,對于白酒市場來說,這不是個好消息,未來白酒供需失衡的情況可能更加突出。
“2001年,國家對于白酒行業的稅率改革,從原先的從價稅改為從量稅,這之后,白酒行業產量是以每年13%左右的幅度下降。如今,白酒行業的調整仍然還是要看政策走向,需要一個改變的契機,才能帶來整個行業的轉好。”上述消費行業研究員表示。
針對白酒板塊的投資,滬上某基金公司基金經理也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一個行業整體處于劣勢的情況下,往往一些負面的風險因素就會被夸大。目前來看,白酒行業的景氣度在下降,而且食品飲料行業本來就是風險頻發的行業。雖然不能說白酒行業就在下降通道中,但是大趨勢上,白酒行業的投資機會已經不多了。可以說,公司仍然不失為一個好公司,然而對投資者來說,卻不是一個好的投資品種了。
“白酒行業未來分化趨勢是必然的,好的公司依舊會堅挺,而差的公司也會被慢慢淘汰,行業內的競爭力度勢必會越來越強,不過這也將是一個非常長期的、痛苦的掙扎過程。”上述研究員表示。
某券商人士也表示,前期基金大多抱團白酒,而目前多家基金均在大量減持白酒。目前想要基金再次垂青白酒行業,恐怕不太容易,所以建議投資者觀望,不要急著介入。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0800000601.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