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23 01:02:19
每經編輯|進入債務調整周期
郭田勇(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
出于業績考慮,銀行近幾年時常在“以量補價”和“以價補量”之間徘徊。目前經濟出現下滑趨勢,銀行眼中的優質客戶在減少,風險在增大,房貸利率優惠范圍的調整恐與銀行當下的經營壓力有關。
李迅雷(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放松戶籍管制,中國應該還能釋放出更多的人口紅利,但需要更多社會保障支出來維護流動人口,避免貧民區的擴大。而巨額福利支出從哪里來?一靠財稅體制、行政體制改革;二靠競爭領域的國有企業退出,拍賣轉讓;三靠農村土地改革。最終讓改革紅利接棒人口紅利。
劉煜輝(社科院金融重點實驗室
主任)
現在多講此次經濟下行是結構性下行而非周期性下行,潛臺詞有三:經濟的短期波動(存貨高低引致)消失;供應面因素 (增長的中長期因素)和需求面的邏輯基礎(進入債務調整周期)的變化成為主體;需求管理的政策改變不了下行趨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