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18 01:31:08
每經記者 由曦 發自北京
備受矚目的銀監會年度工作會議1月17日在北京召開。當日上午,銀監會主席劉明康作了工作報告,下午銀監會分組討論;18日將召開經濟金融形勢分析會,年度工作會議將于19日結束。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劉明康在會議上強調銀行應注意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等四大風險。此外,劉明康指出,金融機構要提高自身的公司治理水平,進一步深化銀行業改革。監管工作方面,劉明康表示,要完善監管工具、方法,并將進一步加強資本監管。
劉明康提醒四大風險
“劉明康主席關于銀行風險的談話是很有針對性的。”某參會知情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他指出,雖然上述四種風險對于各個銀行都存在,但是相對而言,大銀行應更注重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而中小銀行則要更注意操作風險和流動性風險。
該知情人士表示,對于大行多提市場風險主要是因為其市場規模大,法律、利率和宏觀調控對這些銀行影響要更大一些。
去年,銀監會一直在進行對于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摸底清查,并在年末針對融資平臺風險資產權重計提進行規定;房地產開發貸方面,銀監會組織了相關銀行進行壓力測試,以求準確反映銀行業的承壓能力;銀監會甚至還提醒銀行注意單個企業的違約風險,去年通過“絕密”文件提醒各家注意天寶系貸款風險便是一例。
針對上述風險的應對之策,銀監會新聞稿指出,對平臺貸款,要嚴格控制增量風險,并加快存量分類處置。要落實貸款“三查”,加大對貸款風險分類準確性及其責任的督查。對房地產領域風險,要繼續實施差別化房貸政策。繼續認真清理規范銀信合作業務,要加強“防火墻”建設和并表管理,確保成本對稱,堅決禁止監管套利。規范開展信貸資產轉讓,嚴格遵守真實性、整體性和潔凈轉讓原則,防范“不當銷售”,確保信貸資產轉讓真正服務于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真實需要。
會議強調,要抓住“三個辦法、一個指引”貸款新規不放松,總結推廣去年實施的經驗;抓貸款精細化管理,科學簽訂合同,強力推進中長期貸款合同整改工作。繼續狠抓案件和信息科技風險防控,明確案件防控責任,強化責任追究。要規范開展代理業務,繼續規范信用卡、理財等零售領域,加強存款人和金融消費者利益保護。”
此外,銀監會還要求各家銀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提升核心競爭力、提高公司治理有效性,強化內部管控。同時要求銀監系統抓好新監管標準的完善和實施,科學制定監管有效性建設中長期規劃,優化完善監管組織架構和運行機制,抓好并表監管。
完善監管工具
據悉,在劉明康的工作報告中,完善監管工具、提高監管有效性備受關注。
劉明康指出,傳統的監管方式有現場監管、非現場監管和市場準入監管等,但在新的形勢下,有必要進一步完善監管工具。借鑒巴塞爾協議Ⅲ,銀監會將進一步加強資本監管,這意味著,許多商業銀行將不得不進行再融資。
近來,先后有農業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民生銀行、深發展等傳出再融資的消息,這些銀行之所以再次融資,主要是由于監管環境的變化,銀監會提高了資本監管的力度,迫使商業銀行進一步補充資本金,預計2011年銀行再融資潮仍將此起彼伏。
據參會人士透露,并表監管也將成為銀監會完善監管工具的方式之一。資產管理公司、金融控股公司等旗下有多種類型的金融機構,如果不進行并表監管,風險無法全面被監管層監測,因此,劉明康重點對并表監管提出了意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