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25 14:40:22
每經編輯|陳柯名
9月25日截至發稿,寧德時代A股盤中漲超4%,總市值達1.82萬億元,貴州茅臺市值約為1.80萬億元。寧德時代A股市值超越貴州茅臺。
9月25日,貴州茅臺股價表現穩定,守住1.80萬億元關口。不過寧德時代開盤后股價漲幅持續擴大,市值從1.75萬億元開始拉升,1.76、1.77、1.78、1.79……最終突破1.80萬億元,市值歷史性超越貴州茅臺。
今年以來寧德時代與貴州茅臺股價走勢差異明顯。年初至今,寧德時代漲幅達48.83%,而貴州茅臺為-3.82%。60日漲幅寧德時代為47.10%,貴州茅臺為1.55%。月漲幅寧德時代為25.70%,貴州茅臺為-2.87%。
寧德時代、貴州茅臺漲幅對比
此外,寧德時代H股漲超4%,報529.500港元/股,股價同樣創歷史新高,且股價自IPO以來翻倍。
值得一提的是,據寧德時代官網消息,今年4月18日,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茅臺集團”)與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寧德時代”)于貴州仁懷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的此次合作,以“重塑產業價值,定義全球綠色工業新標準”為愿景,深度融合新能源技術創新與傳統工業生態智慧、實體經濟與綠色科技,共同促進產業生態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寧德時代區域總經理陳凌,茅臺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劉世仲代表雙方簽約。寧德時代董事長兼CEO曾毓群,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德芹見證簽約儀式。寧德時代首席制造官倪軍,首席投資官王紅波,監事會主席吳映明,市場體系聯席總裁鄭葉來,茅臺集團黨委委員、總會計師劉剛,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劉世仲,茅臺酒股份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蔣焰出席簽約儀式。
據媒體報道,就寧德時代等鋰電龍頭的拉升動因,一位券商首席分析師近日對記者表示:“9月本就是動力電池的交付旺季,再加上儲能電池的需求爆發,鋰電龍頭業績預期明顯提升。”一方面,每年9月至年底,車企往往進入較高密度的排產周期,這一時段也是動力電池交付旺季。另一方面,儲能市場需求增長明顯,并且市場需求向技術實力強的龍頭企業傾斜。
外資投行摩根大通9月14日發布的一份研報將寧德時代-H的評級由中性上調為增持。摩根大通表示,過去一個月,中國電池價值鏈出現顯著上漲。
摩根大通認為,寧德時代的儲能電池需求超預期,導致供應緊張及價格上漲,因此將其2025年至2026年的盈利預測上調約10%,為市場最高預期。
摩根大通直言:“我們認為寧德時代A股現為全球最便宜的電池股票,且為我們的首選。”
就如何解讀這一歷史性事件,一位券商研究所所長提供了他的分析。
其表示,在認可寧德時代價值的同時,要客觀承認貴州茅臺的價值。貴州茅臺依舊是中國消費品牌的代表之一,是中國消費行業中非常杰出的一家企業。在未來中國國家影響力、文化影響力提升的過程中,以貴州茅臺為代表的很多中國優秀白酒龍頭企業,依舊有其發展空間。
寧德時代半年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實現收入1788.86億元,同比增長7.27%;實現歸母凈利潤304.85億元,同比增長33.33%;扣非凈利潤271.97億元,同比增長35.62%。
2025年5月20日,寧德時代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成功掛牌上市,全球發售股份總數為1.56億,發行價格為263.00港元/股,募集資金總額為410億港元,上述募集資金用于匈牙利項目建設及營運資金、一般企業用途。
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寧德時代動力電池系統、儲能電池系統的營收合計占總營收的89.43%,各自占比分別為73.55%和15.88%,兩大產品營收同比分別增加16.80%和下滑1.47%。2025年第二季度的動力、儲能電池合計銷量接近150GWh,同比增長超30%。其中,儲能電池占比約20%。
在財報披露后的業績說明會上,管理層表示公司今年上半年總體產能利用率保持在約90%的較高水平。目前市場需求依然比較旺盛,公司根據市場需求情況擴建產能,因此,今年資本支出較去年會有一定增長。
據《科創板日報》從多位產業人士處了解到,寧德時代將于明年推出新的8系高鎳電池,并搭載在頭部新勢力的增程車型上。
值得注意的是,9月18日,理想汽車與寧德時代簽署五年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并完成授牌儀式。
按照協議,雙方將在電池安全、超充技術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攜手拓展國內外業務,共同推動電池技術創新和全球化布局。作為長期合作伙伴,寧德時代將為理想汽車全系產品提供高性能、高安全、高品質的動力電池系統,包括但不限于三元鋰電池、M3P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和鈉離子電池等。
此次簽協議,理想汽車董事長兼CEO李想、總裁馬東輝、寧德時代董事長兼CEO曾毓群、市場體系聯席總裁韓偉共同出席,理想汽車供應鏈副總裁孟慶鵬、寧德時代國內乘用車副總裁王慧代表雙方在寧德簽署協議,雙方董事長雙雙出席,足見理想和寧德時代兩家公司對此次合作的重視。
編輯|||陳柯名 杜波 易啟江
校對|金冥羽
封面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文無關)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上海證券報、公開消息、紅星資本局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