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8 17:32:58
8月28日,追覓科技官宣造車計劃,其首款超豪華純電產品計劃于2027年亮相,對標布加迪威龍。追覓科技相關人士表示,選擇此時入局,是基于硬件行業特性、內部財務儲備及國際市場需求考慮。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增長,追覓科技認為新入局者面臨品牌高端化、國際化及新的組織文化等機遇。盡管市場競爭激烈,但追覓科技認為正確時機入市可利用產品盈利積累技術、加強壁壘。
每經記者|葉曉丹 每經編輯|張益銘
8月28日,追覓科技正式官宣造車,首款超豪華純電產品對標布加迪威龍,計劃在2027年亮相。
追覓汽車團隊當天通過內部信表示,造車并非一時沖動,早在2013年就有造車計劃書,歷經十二年在清潔領域登頂后,迎來“時代時機”。
追覓科技(Dreame)創立于2017年,是一家以高速數字馬達、智能算法、運動控制技術為核心的全球高端消費電子及智能制造公司。產品包括掃地機、無線吸塵器和高速吹風機等。
為何跨界布局汽車行業?如何解決資金鏈問題?此時入局新能源汽車賽道,追覓汽車的機會點又在哪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追覓科技相關人士。
關于此次正式官宣造車,追覓科技相關人士8月28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選擇在當下節點入局汽車行業,主要取決于三個要素。
第一個是外部要素,與互聯網行業不同,硬件行業不是由風口論決定的。互聯網行業由于網絡效應,可能在幾個月內就能決定勝負,而硬件行業,尤其是汽車行業,涉及到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網絡等復雜環節,需要長期且正確的投入和經營。先發優勢并不總是優勢,很多時候先發可能意味著先犯錯。造車跟智能硬件領域不一樣,汽車對決策質量要求極高,可能會因為一個決策失誤導致全盤崩掉。大部分決策都需要長期思考而不是一時沖動。如果只停留在淺層思考,那就很難有質的改變。此前在其他領域,追覓科技實現過后來者優勢。后發也意味著有更多打法。
第二個是內部要素,追覓科技需要有足夠的財務儲備和戰略資源來應對市場變化,以便在適當的時機進行激進的市場撬動。
第三個是國際要素。目前國際銷售在追覓科技業務中占比很高,隨著中國制造業的崛起,大多數產品都在陸續實現國際產品的替代或搶占,追覓科技也如此。
8月25日,乘聯分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2025年7月銷售126.2萬輛,同比增長27.3%,環比下降5.0%,滲透率達48.7%。其中,新能源乘用車7月銷售119.5萬輛,同比增長25.4%;新能源商用車7月銷售6.7萬輛,同比增長74.9%。
產業鏈的成熟帶來了更高的效率。追覓方面表示會長期布局汽車產業。同時,上述人士指出,“節流”很重要,且不是為了在經營上省小錢,而是做正確的產品。
追覓科技此時入局新能源汽車行業,首款超豪華純電產品對標布加迪威龍。追覓科技相關人士認為,當下,中國的供應鏈和技術已經全部領先的時候,新入局的企業有了三個機會。
第一是品牌高端化的機會;第二是國際化的機會,當下很多企業都在把握這個機會,在此時機下,中國會誕生巨無霸的國際企業;第三是新的組織文化機會,由于有新的組織文化,在入局新領域時會有“后來者機遇”。總之,后入局者可以利用中國汽車產業已培育出的能力,進行高端化和全球化布局。
不過,當前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非常激烈,在追覓科技相關人士看來,即使在相對較晚進入市場的情況下,當前行業仍有市場機會。
上述人士表示,在技術發展領域,時機選擇至關重要。對于依賴網絡效應的行業,如互聯網,時間窗口極為關鍵,因為先行者能夠建立起難以逾越的網絡壁壘。然而,對于硬件行業,尤其是汽車行業,情況則完全不同。在這里,復雜性本身就是一種壁壘,它考驗著企業在研發、生產、銷售、售后服務、品質、品牌和人力資源等多個方面的綜合能力。
在互聯網領域,如果企業晚一年進入市場,可能需要花費百倍努力和資金去追趕先行者。但在汽車行業,關鍵在于找到正確的時間節點進入市場,而不是盲目追求越早越好,在大家都能盈利時進入市場,企業可以利用產品本身的盈利來積累技術和加強壁壘。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