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0 13:49:52
每經編輯|葉峰
7月30日,創新藥板塊高歌猛進,創新藥ETF(517110)午后漲超2%,沖擊五連陽!
出海層面,醫藥龍頭再報BD大單
繼三生制藥、中國生物制藥斬獲海外大單后,7月28日早,恒瑞醫藥公告與GSK達成協議,將HRS-9821項目的全球獨家權利和至多11個項目的全球獨家許可的獨家選擇權有償許可給GSK。GSK將向恒瑞支付5億美元的首付款,如果所有項目均獲得行使選擇權且所有里程碑均已實現,恒瑞將有資格獲得未來基于成功開發、注冊和銷售里程碑付款的潛在總金額約120億美元。GSK將主導海外臨床試驗及商業化,而恒瑞則保留中國區權益,這種“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為中國創新藥出海提供了新范式。(風險提示:個股僅供行業基本面說明,非個股推薦。)
值得注意的是,本輪創新藥產業趨勢是由在獨特的新技術賽取得突破,從而在全球競爭中勝出所推動,但除Biotech以外,龍頭Phama擁有豐富的管線,自然不會缺席這一進程,因此醫藥龍頭再報BD大單有望讓市場進一步認知到大型藥企強大的研發和項目轉化能力,有望在創新藥出海的過程中有出色表現,所以對板塊有進一步拉動。行業層面,2025年上半年中國創新藥海外授權金額達608億美元,超2024年全年,且交易模式正朝著平臺型授權和深度臨床協同的方向演進,這標志著中國創新藥出海進入了更高質量、更具規模的發展階段。
國內創新藥審批加速,政策端全面助力創新藥
國家藥監局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一共批準了43款創新藥上市,同比增長59%,已經接近24年全年48個創新藥上市的水平。其中有很多都是腫瘤、代謝和免疫等重大疾病治療的藥物。我國2018年啟動藥品審評審批改革,提高審評審批標準,從研發前端到審評末端全流程加快創新藥上市,尤其是臨床急需新藥。我國藥品審評審批改革,讓企業能更清晰預判研發回報周期,專注源頭創新,敢于投入高風險、長周期的創新藥研發,有助于形成創新藥申報數量和質量提升的良性循環。
政策支持層面,據國家醫保局7月29日消息,為落實《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推動創新藥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就醫用藥需求。近日,國家醫保局召開醫保支持創新藥械系列座談會第四場。座談會上,國家醫保局醫藥管理司負責同志介紹了醫保支持創新藥研發的政策導向,提出將充分發揮醫保數據資源優勢支持創新藥研發立項,支持臨床真療效、患者真獲益的“真創新”,鼓勵醫藥企業拓展創新寬度和深度,避免行業過度內卷,實現差異化創新,并就如何用好醫保數據支持創新藥立項研發問題與各位專家學者、行業代表進行了探討。
后市展望:出海進展+政策支撐催化創新藥價值重估
在行業迎來基本面與政策面多重催化的背景下,創新藥ETF國泰(517110)緊密跟蹤證滬港深創新藥產業指數,覆蓋A股、港股通等優質創新藥企,全線覆蓋創新藥研發、生產、商業化等各環節的企業,主要分布在化學制藥、生物制品等細分領域,或有助于規避單一技術路線失敗風險,相對全面地反映創新藥產業整體表現,值得投資者持續關注。此外,也可以關注即將上市的科創創新藥ETF國泰(589720),該ETF跟蹤的是上證科創板創新藥指數,指數以biotech為主,呈現出比較鮮明的中小市值特性,創新純度更高,研發費用占比更高,從歷史表現來看,2024年“9·24”到2025年6月科創板創新藥指數的反彈力度比大盤更強,也能夠明顯超過同類的醫藥指數,體現出了更強的上漲彈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