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5-06 17:07:37
今天,A股三大指數集體走強,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數分別上漲1.13%、1.84%、1.97%。滬深兩市成交額放量,上漲個股家數創近3個月新高,賺錢效應不錯。板塊方面,科技方向表現突出,軟件服務、通信設備、互聯網等行業板塊漲幅均超3.7%。達哥認為,行情回暖,應重點關注科技股,如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等。華西證券指出,“AI+”有望成為5月重要主線。
今天,5月行情迎來開門紅,A股三大指數集體走強。
截至收盤,上證指數上漲1.13%,深證成指、創業板指數分別上漲1.84%、1.97%。滬深兩市成交額達到13362億元,較上個交易日放量1668億元。
整個市場共有4962只個股上漲,379只個股下跌,上漲個股家數創下今年1月15日以來的新高。此外,個股漲跌幅的中位數為上漲2.56%,賺錢效應不錯。
今天市場的表現超預期。昨天,達哥的心理預期是上證指數能漲10來個點,但最終漲了37.08點。
達哥昨天提到,如果周二市場表現強勁,那么市場有望變盤向上。從今天的表現來看,未來兩天仍有上行動力,這就意味著,未來兩天依然以重個股為主。
將時間略微拉長一點,上證指數60分鐘級別MACD出現了金叉。雖然此時仍屬于頂背離狀態,但不足為慮,重點觀察是否會形成二次頂背離共振。二次頂背離共振,也就是DIF值不創4月22日的新高,反而形成死叉。
上證指數即將回補4月7日的跳空缺口上沿。此時不少人會面臨一種情況:個股解套了該怎么辦,到底是換股還是繼續持有?這個問題比較典型,今天就有朋友問達哥。
我認為,行情在回暖,大家的預期也在水漲船高。一些人3月份追高被套,4月份想著回本就賣,5月份又覺得不賺點再走有點浪費行情。
其實,這種想法本質上是不認錯,并且強行“洗白”自己當初的“錯”。炒股,不能騙自己。如果不了解公司,那么最好對市場保持敬畏。
巴菲特連續60年的年化收益率約20%,但現在卻囤了3477億美元的現金、現金等價物以及短期國債。
巴菲特都對市場保持敬畏,我們這些普通投資者憑什么就認為自己是最幸運的那位呢?
更何況,在不了解公司的情況下,如果你認為追高被套是一個交易上的錯誤,當市場給你包容的時候,那么就應該立即糾正,這樣交易水平才能提高。
達哥的這番話,雖然看起來“爹味”有點重,但如果6月份美債出什么“幺蛾子”,那么就不要再抱怨——曾經有個止盈的機會,我沒有珍惜,等到錯過的時候,才后悔莫及……
回本后止盈,是一個正常操作,與后續漲跌無關,僅與心理有關。達哥想說的是,對于交易者而言,最重要的是耐心等待大機會以及確定性機會,而不是盲目交易及來回折騰讓自己受累。
耐心等待下一個重要機會,以全新的姿態面對交易,這才是真正的重新出發。達哥希望這句話能幫到大家。
板塊方面,今天科技方向表現突出,印證了達哥昨天的判斷。
昨天,達哥在文章中提到,接下來應重點關注科技股。原因是科技股此前跌幅不小、當前處于財報真空期、外圍利空影響漸漸消除、微軟最新財報的多項核心指標超市場預期。
還有一個原因是,銀行板塊一季度的業績略微不及預期,這會拖累紅利方向的表現,進而讓部分資金從這些板塊中釋放出來,間接對成長股形成資金流向上的利好。
考慮到科技方向5月份的利好預期會偏多,此時將操作重點放在科技板塊上,那么在操作節奏上就會順暢很多。
聊完邏輯,再回到板塊行情上。今天大漲的板塊,多數與達哥昨天重點提到的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高度相關。
其中,軟件服務、通信設備、互聯網這3個行業板塊的指數,今天的漲幅均超過3.7%,位居行業板塊漲幅榜前五位。
概念板塊方面,華為鴻蒙、時空大數據、液冷服務器、CPO概念、智譜AI、銅纜高速連接、光通信等板塊指數的漲幅,均超過4%;人形機器人、減速器兩個板塊的指數,漲幅均超過3.8%。
達哥看了一下上述板塊指數的走勢情況,4月7日的跳空缺口是第一個重要壓力位,3月上旬的階段底部是第二個重要壓力位。倘若市場環境配合,在站上上述第一個重要壓力位后,是有望挑戰第二個重要壓力位的。
華西證券指出,“五一”假期期間,經貿緩和預期促使全球風險偏好回暖,人民幣快速升值,并帶動中國權益資產大幅反彈。“AI+”有望成為5月的重要主線。一方面,海外廠商AI領域資本開支持續高增,國內科技產業也處于向上突破的關鍵節點,5月AI領域事件催化仍多;另一方面,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強調堅持自立自強和突出應用導向,中長期國內AI產業鏈、AI應用發展均蘊藏巨大潛力。
最后達哥作一個總結:今天市場反彈超預期,短期大盤仍有上行動力,但在操作上要有快速應變能力。板塊方面,繼續關注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等科技方向。
PS:想了解達哥的更多觀點,或想和達哥交流,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道達號”。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