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十幾億元募資已花光”!投資公司董事長發公開信稱“跑路”英國,假國企騙局背后藏著多少貓膩?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19 19:03:52

      2025年4月16日,廣東省金鑰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春浩發布公開信稱人已在國外。信中稱,公司募集的13.40億元投資款已消耗殆盡,其本人虧損7.15億元。4月18日,記者實地探訪發現,金鑰匙總部已停止營業。此前,金鑰匙以高收益吸引投資者,并宣稱投資項目由“國有企業”管理,實則存在諸多疑點。律師指出,金鑰匙行為涉嫌非法集資。建議相關投資者及時報案并保存證據,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每經記者|孔澤思  趙景致    每經編輯|張益銘

      4月16日,廣東省金鑰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鑰匙)多位高管和區域業績冠軍走進了位于深圳市福田區的總部辦公室。作為主營投資咨詢的公司,金鑰匙3月迎來業績高峰,如果不出意外,這天會是大家的慶功日,他們也將拿到豐厚的獎金。

      下午3點半,到了預定會議時間,召集會議的金鑰匙董事長林春浩還沒有走進辦公室。眾人在疑惑中坐到了近4點,卻等來一條令人意外的消息。林春浩的微信此時在公司群中發布了公開信,他用大篇幅講述個人多年投資故事,最后林春浩稱:公司募集的13.40億元投資款已經消耗殆盡,其本人也虧損了7.15億元,當大家看到這封信時,他已經抵達英國。

      董事長“跑路”的消息很快流傳開來。投資者在驚訝之余,更多的是不解,金鑰匙怎么就突然垮了?

      金鑰匙總部所在地無人辦公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4月18日上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金鑰匙辦公場所,看到樓內大門緊閉,門上貼著“停止營業”字樣。電梯口值守的“紅馬甲”表示,此處已無人辦公,如有投資損失,可以到附近派出所或福田公安經偵部門反饋。

      記者還發現,金鑰匙銷售人員長期宣稱做項目投資的是“國有企業”,實際上,相關公司是通過偽造股權關系制造出的“假國企”。

      董事長發公開信稱錢已虧完

      記者從獲取的公開信中看到,全文以林春浩的口吻描述,稱公司目前共募集13.40億元,10余年的公司經營費用(包括客戶利息、員工工資、房租水電、日常經營費用)總數為17.12億元,而財務數據中還約有20%未被記錄,實際總數應為20.54億元。

      “財務數據表明我募集客戶所有資金已經通過客戶利息、員工工資、房租水電、日常經營、借貸等費用全部花光,拿到這些錢的是客戶自己、員工寫字樓的房東、日常經營提供服務的供應商或商家等,我本人一分錢都沒有拿客戶的。”林春浩在公開信中表示。

      公開信中細數了林春浩經歷的投資失?。涸缒攴刨J業務壞賬、股票投資失敗、虛擬貨幣投資失敗等。

      公開信所稱的資金流向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自己的錢也虧得一干二凈,已經無力再為清退買單。上述財務數據已經交代清楚,大家的錢已被我虧損出去,不在我手上……整個事情只有我一個人是知情的,與其他人無關。”林春浩在公開信中稱,他本人虧損7.15億元,現在維持公司正常運營都是自己的錢,目前他已在英國。

      天眼查顯示,廣東省金鑰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2月,注冊資本3000萬元,實繳資本1000萬元,公司股東為林春浩、林春明,法定代表人為林春浩。在“廣東省金鑰匙控股集團”微信公眾號上,金鑰匙自稱組建于1999年,業務面向全國,輻射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全球各地,是一家大型綜合性國際集團。

      在公司官網,林春浩被介紹為英國留學歸國人才,工商管理、金融學雙碩士,工商管理博士。并稱,林春浩歸國后曾就職于國內頂尖企業咨詢管理公司,擔任戰略咨詢顧問,后受邀于大型國有機構任首席戰略顧問。

      林春浩個人照 圖片來源:金鑰匙官網截圖

      公司總部暫停營業

      隨著董事長宣布跑路,國內投資者也面臨血本無歸的風險,在回憶這一切時,部分投資者仍覺得“好像一場夢”。

      “4月17日收集材料時,心情越來越慌張,手腳都在發抖。”聽到金鑰匙董事長的相關消息后,劉亦穎(化名)第一反應是業務員發錯了信息。劉亦穎表示,2022年,她在業務員引導下首次投資50萬元,彼時不懂理財的她,投資前還花2800元在金鑰匙報了學習課程。

      “業務員說你不懂就買穩健收益的,平時不需要管理,收益率又比銀行高。后來他們發了資料給我,稱資金主要投向市政工程類項目。”據劉亦穎回憶,項目是按月分紅,今年3月她還按期收到了款。至今,她有約190萬元投資本金未收回。

      “我2023年上半年開始參與理財投資,到現在和家人共投了41萬元進去,身邊也有朋友陸續入場。”張林全(化名)4月17日晚在電話中告訴記者,金鑰匙一方當時宣傳的收益率約在6%到10%,投資款越多、期限越長,年化收益就越高。近兩年,張林全陸續獲得了兩萬余元的回報。

      金鑰匙投資收益表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今年以來,已有投資者隱隱察覺不對勁。多位投資者告訴記者,今年3月,他們得知金鑰匙推薦的項目將在4月降低收益率,公司還催促“趕快加投”。到了4月,公司方面又給出承諾,稱當月內完成的投資可以增加1%的年化收益。

      4月18日上午,記者來到深圳市福田區中洲濱海商業中心一期B棟的金鑰匙辦公地,看到一樓大堂電子屏貼出了“遠離非法集資”提示。隨后記者輾轉進入38層,發現樓內大門緊閉,門上貼著“暫停營業”,僅有“紅馬甲”在電梯口值守。

      金鑰匙總部所在地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紅馬甲”表示,這兩天有投資者過來此處,但確實已無人辦公,如有投資損失,可以到附近派出所或福田公安經偵部門反饋。“公司也沒有管理人員出來發聲,來的投資者直接去報案了。”另一名物業工作人員表示。

      吸引投資者的“百般套路”

      投資者是如何走進陷阱的?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金鑰匙先是以學習理財的名義拉人,教學操作穩定收益產品,獲取投資者信任后,再切入所謂的高收益投資項目。

      金鑰匙所謂的投資模式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表面上風光無限,背地里只有自己知道。”4月17日,金鑰匙員工蘇啟翔(化名)站在辦公室樓下感慨。他于2024年12月入職公司,成為金鑰匙理財顧問。

      “我們新人不會有很多資源,就每天打電話問人報不報理財課程。如果對方真的有意向,我們就會拉人聽課、操作,先讓他們在國債逆回購等保本理財中賺點錢。”蘇啟翔4月18日現場告訴記者,當與客戶建立初步信任后,金鑰匙便會推薦各種產品,除了正規金融機構理財,公司也會把較高收益的所謂市政工程項目等列在其中,吸引投資者關注,“這時不少人產生興趣會主動來問”。

      金鑰匙的套路不止這么簡單。記者了解到,介紹的投資項目并非由金鑰匙直接銷售,而是將客戶介紹到“海泊鑫公司”(存在深圳市海泊鑫項目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泊鑫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名稱相近公司,以下統稱為海泊鑫)簽約。

      海泊鑫公司合同封面帶有金鑰匙字樣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從股權關系上看,海泊鑫與金鑰匙沒有關聯。不過,深圳市海泊鑫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海泊鑫系”公司的注冊地址和金鑰匙在中洲濱海商業中心寫字樓同層,這些公司和投資者簽署的投資合同上,也帶著“金鑰匙”字樣。蘇啟翔和不少投資者近日開始懷疑,“海泊鑫應該也是林春浩實際控制的”。

      “我們是基層員工,都不知道他要跑路了,很多人也往海泊鑫里面投資過。4月16日下午公開信發出來的時候,大家眼睛都紅了。”蘇啟翔說。

      國企身份疑點重重

      事實上,且不論林春浩公開信內容的真實性,這場投資一開始就有著較大風險。在銷售人員口中,管理投資項目的公司一直被宣傳為“國有企業”,金鑰匙給投資者的相關合同文件中也標有“國有企業”等字樣。但這一背景卻疑點重重。

      合同封面寫著“國有企業”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天眼查顯示,深圳市海泊鑫項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12月,最初的控股股東為海南星豐實業有限公司,后者股權可穿透至國家電力公司。

      2023年8月,《每日經濟新聞》曾報道,揭露“國家電力公司”作為一家20多年前因改制而消失的央企,屢屢被不法分子假冒其下屬企業。

      據天眼查,2023年7月,深圳市海泊鑫項目管理有限公司股東發生變更,公司成為中證投融(深圳)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后者看似是“國有企業”,股權信息可穿透至1989年成立的安陽市金屬材料總公司。

      記者查詢發現,據《南方周末》2023年7月報道,安陽市金屬材料總公司成為淘寶上部分商家宣傳可以“掛靠”(指民營企業將公司股東信息造假為國有企業,從而假冒國企開展業務)的企業之一。2023年10月,安陽市金屬材料總公司被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單。

      此外,深圳市海泊鑫創投有限公司是一家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登記注冊的基金管理公司,登記編號為P1029647,公司還控股深圳市海泊鑫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海泊鑫系”公司。記者注意到,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官網顯示,深圳市海泊鑫創投有限公司已被列為“異常經營機構”,且被實施行政監管措施。

      如果投資者不慎遇到此類騙局,可以采取哪些方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4月19日,康德智庫專家、北京市惠誠(成都)律師事務所律師鄧永亮書面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非法集資是指未經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依法許可或者違反國家金融管理規定,以許諾還本付息或者給予其他投資回報等方式,向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行為。鄧永亮指出:“因此,上述公司行為構成非法集資,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集資詐騙罪。”

      鄧永亮表示,正規理財投資公司需獲得相關金融監管部門頒發的牌照,如銀行、證券公司、基金公司要有金融監督管理局或證監會頒發的相應許可證和牌照等。只有金融證照齊全的理財投資公司才屬正規經營,投資者可通過金融監管部門官網查詢牌照真實性。

      “投資人要及時報案,并保存合同、轉賬記錄、宣傳資料、聊天記錄等各類證據。也可以聯合其他投資者,統一收集證據、反映訴求,或共同聘請專業律師,提高維權效率,并及時關注案件進展。”鄧永亮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投資 管理 英國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红樱桃|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大杳蕉|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 校园亚洲春色另类小说合集|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一无码|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 亚洲成年人电影网站| 亚洲精品电影在线| 亚洲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在线免费观看亚洲| 亚洲白嫩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电影青青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亚洲影视一区二区| 亚洲婷婷第一狠人综合精品| 自拍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亚洲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一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ⅴ人片久青草影院按摩| 含羞草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精品 |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蜜芽|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亚洲综合色在线观看亚洲|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日韩| 亚洲色偷偷偷鲁综合|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小说|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无码 | 亚洲白嫩在线观看|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5卡6卡| 国产亚洲女在线线精品|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久久|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噜噜噜| 亚洲国产精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xo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自偷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