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0-22 14:52:59
每經評論員 杜宇
10月21日,中船應急(SZ300527,午間收盤價:9.70元,市值93.43億元)公告稱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遭到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這一消息對于近期因重組預期而股價上漲的中船應急來說,無疑是一次打擊。盡管公司在公告中對投資者表達了誠摯的歉意,但這種道歉在屢次違規的背景下顯得蒼白無力。
中船應急的問題并非首次曝光。近一年多以來,公司已多次收到監管部門的監管警示函件。2023年9月6日,因披露的2022年年度報告與業績預告數據差異較大,業績預告披露不準確,公司和相關責任人同樣被出具警示函和監管函;2023年12月,公司因財務核算不準確、信息披露違規等問題被湖北證監局出具警示函;2024年4月,公司又因未按規定披露“應急轉債”轉股價格向下修正條款而收到深交所監管函。
信息披露是投資者做出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其準確性和完整性直接關系到投資者的權益。中船應急的屢次違規,不僅損害了公司的信譽,也嚴重侵害了投資者的利益,公司僅僅道歉顯然不足以恢復市場的信任。中船應急需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從根本上改善信息披露的質量和合規性。
投資者對于中船應急的道歉和承諾應保持警惕。在資本市場,信譽一旦受損,恢復起來需要很長時間和努力。中船應急必須通過實際行動,如加強內部控制、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及時性,以及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來重建投資者的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中船應急已連續兩年虧損,2023年更是營收凈利雙雙斷崖式下滑,2024年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13億元,盡管中船應急在2024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6.11%,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127.74萬元,業績表現并不理想。
此次立案調查可能會進一步影響市場對公司的信心。投資者應密切關注調查進展,并考慮公司的長期價值和治理結構。對于中船應急而言,這不僅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改革和提升公司治理的契機。只有通過真正的改革,公司才能在資本市場上重新站穩腳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