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8-26 22:25:06
每日經濟新聞 張強 每經編輯|趙博淵
活動現場 圖片來源:四川天府新區提供
8月26日,以“公園城市——推動‘一帶一路’城市現代化創新實踐”為主題的第四屆公園城市論壇在四川天府新區舉行。活動主論壇上發布《中國公園城市指數2023》和《天府新區公園城市規劃管理創新實踐》。
據悉,公園城市指數系統總結了成都市和天府新區的實踐經驗,形成了一套既能明確價值導向,又能量化評估綜合成效的學術成果與技術工具。《中國公園城市指數2023》構建了“1個總目標、5大領域、15個方向、45個指標”的總體架構,實現了全國337個地級以上行政區評估結果全覆蓋,可為各城市間開放互鑒提供支撐,引導其塑造特色優勢、彌補薄弱環節,服務城市轉型發展。未來,公園城市指數將基于成都、面向全國、鏈接國際,打造推動城市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科學診斷工具,為推進全國城市群協調發展提供系統分析,為全球城市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方案。
四川天府新區遵循公園城市價值追求,對已有創新實踐進行系統總結,形成了《天府新區城市規劃管理創新實踐》(簡稱《創新實踐》)。該《創新實踐》聚焦“構建活力生態網絡、建立公共空間體系、塑造城市魅力景觀、彰顯新經濟場景、創新規劃管理制度”等5個方面,通過總師領銜制度、街區界面塑造、底層架空利用、通透圍墻引導等一系列實踐案例的融入,從城園交融、開放融合、風貌協調、科技賦能、聯動協同等維度,提煉概括城市規劃管理創新路徑,體現了對促進生態價值多元轉化的深度關注。
此外,在“可持續發展創新示范的城市新區建設”分論壇上,現場還發布了《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4)》,并舉行公園城市指數研究中心與聯合國人居署簽署合作啟動儀式,公園城市理論研究聯盟同步成立。
據了解,公園城市理論研究聯盟成員將共同集成公園城市示范區理論體系,共同促進理論集成成果轉化運用,共同拓展公園城市國際影響力,創造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和制度成果,更好展現公園城市的理論內涵。
分論壇上,多名專家學者分別圍繞《在進一步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中天府新區的使命擔當》《空間文化塑造方向》《污碳協同應對戰略與大氣環境系統治理》《緊抓百年難得機遇發展城市空中經濟》等主題作主旨演講,圍繞“城市新區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發展路徑,探索新區可持續發展問題系統解決方案”展開主題探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