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26 18:06:41
◎有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實際來看,此事并沒有太大影響。“在我看來這根本不算突發新聞,它(OpenAI)從來沒有提供過服務。”6月26日,在2024釘釘生態大會上,獵豹移動董事長兼CEO傅盛也表示。
每經記者|可楊 每經編輯|董興生
據多家媒體報道,OpenAI近日推送的郵件信息顯示,自7月9日起,OpenAI將采取額外措施,阻止來自不在OpenAI支持的國家和地區列表中的AP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流量。
隨后,包括百度、商湯、智譜AI在內的多家大模型公司宣布提供“零成本”遷移服務。繼5月份的價格戰后,國產大模型廠商再度掀起一輪用戶爭奪戰。
不過,有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實際來看,此事并沒有太大影響。“在我看來這根本不算突發新聞,它(OpenAI)從來沒有提供過服務。”6月26日,在2024釘釘生態大會上,獵豹移動董事長兼CEO傅盛也表示。
OpenAI設限后,國產大模型迎來新一輪用戶爭奪戰,多家主流大模型廠商先后推出“零成本”遷移方案。
百度方面對記者表示,百度智能云千帆推出大模型普惠計劃,幫用戶實現0成本切換。并將為新注冊企業用戶提供0元調用、0元訓練、0元遷移、0元服務等服務。
商湯科技也宣布推出大模型“0元購”計劃,即日起,成為商湯“日日新SenseNova”新注冊企業用戶,將獲得涉及調用、遷徙、訓練等多項免費服務大禮包,商湯將為“日日新SenseNova”新注冊企業用戶贈送5000萬Token包,提供從OpenAI到“日日新SenseNova”的遷移系列培訓等服務。
智譜AI方面同樣表示,將面向OpenAI API用戶提供特別搬家計劃,為開發者提供1.5億Token(5000萬GLM-4+1億GLM-4-Air)和從OpenAI到GLM(智譜AI自研大模型)的系列遷移培訓;為高用量客戶提供與OpenAI使用規模對等的Token贈送計劃(不設上限)、與OpenAI對等的并發規模、匹配高等級會員政策、備案培訓和輔助等。
百川智能方面稱,將開放平臺接口完全兼容OpenAI API;免費贈送1000萬Token;Assistants API免費使用等服務。此外,零一萬物宣布發起“Yi API二折平替計劃”,面向OpenAI用戶推出了平滑遷移至Yi系列大模型的服務。此外,零一萬物API還將提供Prompt(提示詞)兼容調優服務支持。
隨著OpenAI發出的一封郵件,國產大模型廠商紛紛拋出“橄欖枝”,圍繞用戶的爭奪戰也愈演愈烈。
在此之前,國產大模型廠商剛剛在今年5月掀起一輪價格戰,字節跳動、阿里、百度、智譜AI、科大訊飛等企業接連宣布降價。
彼時,IDC中國研究經理程蔭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短期發展來看,大模型能力更新迭代后將會趨同,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技術供應商都不能建立起長久的護城河。一些技術供應商選擇直接砍掉大模型成本上的門檻,除了出于促進大模型落地應用,也有增加曝光度、爭搶用戶、防止用戶流失的動因。
“在我看來這根本不算突發新聞,它從來沒有提供過服務。”針對OpenAI的此番調整,6月26日,在2024釘釘生態大會上,獵豹移動董事長兼CEO傅盛如此表示。
一位業內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目前沒看到什么影響,一直以來,在國內也不能直接使用OpenAI。
也有持樂觀態度的人士認為,OpenAI此舉,有望加速國產大模型發展。
306創始人周鴻祎就在微博發布視頻稱:“OpenAI對中國地區停止服務只能加速中國自己大模型產業的發展,未必是一個壞事。”
周鴻祎解釋道:“OpenAI的API無法調用,這逼著國內應用只能選擇國產大模型,而國產大模型與GPT的差距已經逐漸縮小了。”
一方面,經過過去一年多的競速,國產大模型正在一些應用場景下展現其競爭力,趕超海外大模型。6月25日發布的《每日經濟新聞大模型評測報告》(第一期)聚焦財經新聞采編能力,具體包括“財經新聞標題創作”“微博新聞寫作”“文章差錯校對”“財務數據計算與分析”四大應用場景。評測結果顯示,零一萬物Yi-Large成為“黑馬”,總分排名第一;Anthropic Claude 3 Opus和幻方求索DeepSeek-V2位列第二、第三。各個大模型在不同場景和不同任務中的表現差異明顯,GPT 4.0的表現令人意外,名列倒數第五。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大模型評測報告》(第一期)
上述評測報告認為,國產大模型在多個測試場景中排名靠前。商湯“商量SenseChat-5”三次占據前五席位,兩次擊敗谷歌Gemini 1.5 Pro。在海外模型中,Anthropic Claude 3 Opus同樣在三個測評場景中排名前五,谷歌Gemini 1.5 Pro在“財經新聞標題創作”和“文章差錯校對”兩個場景中排名第一。令人意外的是,一直受各界推崇的GPT 4.0在本次評測中整體表現不佳,在每個場景中都未能擠進前五名,甚至在“財經新聞標題創作”中排名墊底。
另一方面,對AI應用端的開發者而言,在模型基座的選擇之外,不斷降低對模型的依賴,才是建立壁壘的關鍵。行行AI董事長、順福資本創始人李明順此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就表示,對AI應用而言,假如業務形態中大模型底座的能力占比超過七成,應用本身的壁壘就很薄,但反之,如果模型僅僅是“錦上添花”,壁壘就會更高。“我們從業務的角度,從商業的角度,更傾向于是后一種。”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31N200874368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