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28 19:19:14
◎華為、榮耀、OPPO、vivo以及小米等手機廠商,先后以合作或自研的方式推出各自的手機端側大模型,并強調在大模型的加持下,智能手機的AI能力從智能語音助手向個人智能助理升級,由此也帶來換機需求。
每經記者|王晶 每經編輯|文多
2023年初,隨著ChatGPT爆火,眾多科技公司紛紛推出大模型相關產品,當前,國內“百模大戰”的下半場戰事正酣,但主角已經由互聯網大廠變為手機廠商——華為、榮耀、OPPO、vivo以及小米等手機廠商先后以合作或自研的方式推出各自的手機端側大模型,并強調在大模型的支持下,智能手機的AI能力從智能語音助手向個人智能助理升級,由此也促進了換機需求。
面對大模型加速涌向移動端的現象,榮耀CEO趙明近日介紹:“用對話式回答問題,寫一篇散文,寫一篇科幻小說,這跟手機AI沒有關系。”
他認為,端側大模型是平臺級AI演進和發展的升級。“手機AI的算力和數據量跟網絡大模型根本沒法比。手機AI最大的價值是可以很好地保護用戶隱私,讓數據更加安全,讓用戶的生活更便利。因為它是用戶單獨一對一訓練的,是最懂用戶的,也是為用戶個人服務的。”趙明表示。
不過,從實際應用的角度,要讓手機具備能夠運轉大模型的能力,對芯片、存儲和功耗等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意味著手機本身需要偏高的硬件配置,因此大模型將率先落地在高端手機上。其次,對于手機廠商而言,端側大模型并非簡單地把網絡大模型壓縮到手機上,而是要與底層系統深度融合。
隨著越來越多手機廠商開始將大模型落地在終端應用中,新一輪技術競賽也將再度開啟。
目前,國產頭部手機廠商在AI大模型賽道已經集結完畢。從各大手機廠商選擇的路徑來看,多以接入操作系統的方式將大模型落地。
據報道,8月初,在華為開發者大會上,余承東表示鴻蒙4.0系統會迎來一個全新的語音助手“小藝”,其中包括知識獲取、邏輯推理、任務規劃、記憶擴展、工具調用和制作輔助等方面的功能。同樣在8月,雷軍在年度演講中表示,小米全面擁抱大模型,并且在今年4月已經組建小米AI大模型團隊。10月26日,小米發布澎湃OS并正式宣布將AI大模型植入系統。
11月,vivo在開發者大會上發布了自研的AI“藍心”大模型,包括三個不同參數量級的5款自研大模型,其中,端側70億參數大語言模型已落地,130億參數的藍心大模型已實現端側跑通。
搶著把大模型直接嵌入手機操作系統,手機廠商可謂“你方唱罷我登場”。12月26日,榮耀表示,將在1月中旬的榮耀開發者大會上推出新MagicOS 8.0系統和自研端側7B(70億參數規模)大模型“魔法大模型”。12月28日,榮耀公布MagicOS 8.0的基于平臺級AI的交互新功能——任意門,即基于用戶意圖,跨應用一步直達。
以打車場景舉例,傳統交互方式打車需要耗時10秒、多步操作,首先選擇地址、復制地址內容、切換桌?找到打?APP、粘貼地址到地址欄等,而“任意門”功能讓用戶只需按住地址內容一拖即可進入打車軟件,解決了APP信息孤島、服務入口過深等難題。此外,任意門還可以實現“一拖搜索”“一拖購物”等等。“榮耀把AI當作一個平臺化的能力賦能給所有模塊。”榮耀MagicOS負責人盧海生在近日的一場媒體預溝通會上說道。
盡管如ChatGPT、文心一言等大模型早已具備手機版APP,并且這些APP調用云端算力運行,不會給手機配置造成額外負擔,但各大手機廠商仍花大量時間、金錢自研端側大模型。這是因為,APP形態的大模型無法賦能手機中其他APP的能力,而融入手機系統的大模型,可以打破各應用之間的壁壘。
在回應“端側大模型到來后能帶來哪些改變”時,盧海生表示:“YOYO(榮耀手機智慧助手)會從過去的感知能力上升到學習能力。以前更多是用戶行為的規律學習,現在有更多內容的學習,甚至是一些數據里的推理。其次,改變整個人機交互的方式,從傳統的命令式交互到基于人意圖的交互。大模型本身的對話自然交互能力、意圖理解能力會有一個非常大的提升。傳統人機交互其實是以搜索和記憶為主的,用戶有明確意圖后,基于用戶的意圖開始去找、去做,但新交互則包括了確定性意圖、可能意圖和潛在意圖。而任意門是榮耀給大家帶來的在各個應用之間對用戶意圖理解的服務。”
回顧人機交互的發展歷程,最早是以DOS為代表的命令行交互界面,之后有以Windows為代表的用鍵鼠輸入的圖形交互界面,再到以安卓和iOS為代表的以觸摸為核心的智能手機交互方式,每一次交互變革都讓人機交互效率產生了極大的提升。如今,AI將重新定義智能設備的交互方式。
可以看到,端側大模型落地后,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應用大模型,令其成為工作、生活中的幫手,解決用戶多場景的需求,這也有望為手機消費帶來新的拉動力。華福證券的研報中稱,端側大模型將成為消費電子品牌廠商提升個性化用戶體驗,打造產品差異化競爭力的重要方向,具備更強AI能力的終端新品推出或將帶動消費電子見底復蘇。
不過,運行大模型對芯片、算力、內存等硬件有較高要求,因此在目前階段,大模型仍主要聚焦在高端手機市場。
端側大模型必然對算力有要求。“做不到70億參數的端側大模型,實用性都非常差,甚至因為參數太低而不可用。”趙明上個月在一場研討會上說道。他認為,端側大模型必須要有低功耗技術來實現高算力的常態化運行。“榮耀從獨立起就開始積累(AI)相關的技術,Magic Live平臺級AI技術就是端側大模型前身,我們叫作低功耗AI引擎。”
盧海生還透露:“榮耀在AI方向上投入了百億元研發費用,有一千多人的隊伍。”
此外,大模型對芯片計算能力也發出更高的挑戰,目前少數芯片——如高通驍龍8 Gen 3、聯發科天璣9300等,能承載大模型的端側落地。
內存方面,vivo副總裁、OS產品副總裁周圍曾表示,一旦真正大模型大面積應用的時候,遇到的問題非常多。“1B(10億個)參數的大模型占內存1GB,7B占4GB,13B超過7GB,而高端手機的內存是12GB、16GB,還是挺有挑戰的。”周圍認為。
趙明認為,當前手機的創新和發展已經到了一個新的爆發期。“安卓提供的是一種生態,是給APP之間的接口和交互,但榮耀在操作系統上的價值主張,是操作系統個人化,這也是未來榮耀發展的方向。”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