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中國銀聯發布2022年移動支付安全大調查研究報告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19 21:28:46

      2023年2月17日,中國銀聯發布2022年移動支付安全大調查研究報告。此次大調查活動是中國銀聯踐行“支付為民”理念的具體舉措之一,也是連續第十六年跟蹤消費者移動支付使用情況。此次大調查活動覆蓋各級城市及港澳臺地區,囊括各年齡段人群,旨在從用戶的移動支付習慣、風險意識、自我保護措施、遭遇詐騙類型與損失情況等多個維度呈現2022年國內移動支付業務的整體情況,并提出風險防范相關建議,助力提升社會及支付產業對移動支付發展與安全的關注。

      本次調研數據顯示,移動支付發展逐漸顯現兩種趨勢:一是伴隨智能設備進一步普及,生物識別技術將迎來更加廣闊的應用空間。調查顯示,受訪者對指紋/面部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的使用率已達到68.1%,與銀行卡/支付密碼使用率72.9%的差距進一步縮小;二是跨境支付發展或將提速。伴隨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向好,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加快,境內支付企業憑借移動支付技術優勢與市場拓展經驗,將更加聚焦海外市場建設與挖掘,滿足公眾跨境支付需要。同時,此次調查發現移動支付在六個方面呈現出新變化:

      一是移動支付整體繼續穩步發展,數字場景與人民生活高度融合

      移動支付已滿足社會公眾數字生活基本需要。參與本次調研的受訪者月均消費總支出中由移動支付完成的金額占比達86.1%。77.5%的手機用戶每天都會使用移動支付,常用場景接近11個,較2021年進一步增長。同時,伴隨數字支付場景持續下沉,三、四、五線城市的居民對移動支付的依賴度持續增長。此外,線下實體店、線上綜合電商、公共事業繳費、外賣點單場景也表現活躍,自助售貨機、直播購物、社區團購等新興場景呈現快速增長。

      二是移動支付業務的適老服務初顯成效

      伴隨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人們的生活及消費習慣發生很大改變。數字經濟加速發展的同時需要彌合“數字鴻溝”難題。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報顯示,截至2021年年末我國擁有2.67億老年人口,疊加人口老齡化的整體趨勢,為破解老年人“數字鴻溝”,中國人民銀行等國家相關部門一直在積極推進產業機構對移動支付產品適老化改造工作。研究數據顯示,移動支付的使用在老年群體中加速普及,60歲以上的受訪者中超七成的人會在日常消費和公共事業繳費場景中使用移動支付,54.2%的老年人會進行網絡購物。多數受訪者表示,移動支付的適老化改造已初見成效,高齡群體的消費生活更加豐富和便捷。

      三是用戶不安全行為數量明顯下降

      調查顯示,2022年受訪用戶人均存在1.2個不安全的習慣,而2021年人均約有2個不安全習慣。“所有支付密碼都相同”“有優惠促銷的二維碼都會嘗試掃”“換新手機時不解除銀行卡及不刪除存留的敏感信息”等不良行為的發生率明顯下降。但25歲以下的年輕群體在使用手機時的個人防范意識相對較低,不良行為高于平均水平。

      四是電信詐騙問題依然嚴峻,收益回報類詐騙發生率最高

      從類別看,三分之二的被訪者表示曾遇到過電信詐騙,其中約三分之一的群體財產遭受損失,平均損失金額為2759元。在各類型的電信詐騙中,收益回報類詐騙的發生率最高,為17.7%,其中,“兼職刷單受騙”表現最為突出。其次是情感愛心類詐騙,有15.7%的被訪者表示曾經遇到過,例如“冒充QQ、微信好友詐騙”多以25歲以下年輕學生群體為目標。從損失看,部分受訪用戶深陷虛擬貨幣詐騙困局且損失金額較大。約有2.5%的受訪用戶表示曾投資虛擬貨幣,其中近半數遭受財產損失。約五分之一的受害者損失金額在2萬元以上,平均損失金額達到了7474元。

      五是受訪者個人信息保護意識較高,但對銀行卡安全使用的法律意識有待提升

      消費者權益方面,個人信息安全問題較2021年有所下降。經調查,“填寫問卷留下銀行卡號、證件號、姓名等個人信息”“在街頭掃描二維碼”“變更移動支付綁定的手機號后沒有通知銀行”等銀行卡使用時可能的不安全行為的發生率均不到10%,顯示出持卡用戶對自身賬戶信息的保護意識普遍較高,近半數被訪者表示會通過國家反詐中心APP進行投訴或舉報。調查發現,受訪者對銀行卡安全使用的法律意識仍有待提升。調查數據顯示,雖然法律明文規定任何租借買賣銀行卡、電話卡的行為都可能涉嫌犯罪,但仍有近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對買賣銀行卡的懲罰措施“不知曉”。55歲以上、受教育程度在初中以下的人群對買賣銀行卡的非法性認知程度相對偏低。

      六是年輕群體與老年群體是易受騙高風險人群

      25歲以下的年輕群體在使用手機和銀行卡時的個人防護意識欠佳,其不良使用習慣個數高于平均水平,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更容易輕信他人。調研數據顯示,僅有30%的該類型被訪者表示沒有遇到過任何種類的詐騙。55歲以上的中老年群體易成為虛假藥品、保健品詐騙的受害者。同時,該群體中有28.2%的人未曾感到過自己的個人權益受到損害。而在遭遇過個人信息安全危機的人中有26.1%的該類型被訪者未采取任何措施,該數值高于平均水平。

      中國銀聯專家提出防范建議

      為提升移動支付使用安全,保護個人權益,社會公眾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提升自我防范意識,養成良好的手機使用習慣,不隨意掃二維碼或留下自己的個人敏感信息;

      二是時刻提高警惕,不因貪圖小利而讓網絡詐騙尋到可乘之機造成巨大財產損失;

      三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不要為追逐短期高收益而輕信所謂的投資專家;

      四是如果不幸遭遇詐騙或其他類型的個人侵權行為,應及時向公安及官方求助,將損失降到最低。

      此外,公眾也可以主動了解學習各類防范措施與防騙技巧,提升防詐拒賭的能力。 文/秦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移動支付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韩成人亚洲丁香婷婷| 亚洲国产精华液网站w|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天堂|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亚洲人成网www| 亚洲视频无码高清在线| 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观看| 亚洲av网址在线观看| 中日韩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亚洲毛片不卡av在线播放一区|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麻豆| 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三区|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第1页| 91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亚洲天堂男人影院|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网| 亚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AV本道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色成人四虎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精品射精日| 亚洲第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 亚洲视频在线不卡| 亚洲高清视频一视频二视频三|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lv|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久久成综合人影院| 亚洲一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深深色噜噜狠狠爱网站| 亚洲黄页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入口| 亚洲暴爽av人人爽日日碰| 亚洲狠狠久久综合一区77777|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