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單霽翔:“萬里走單騎”,用文化遺產講更好的中國故事

      每日經濟新聞 2022-11-11 20:58:05

      ◎為了讓更多人重視文化遺產保護,年近七旬的單霽翔,一直奔走在傳播的路上。

      ◎“三年我寫了18本書,都是科普類的。”單霽翔在活動現場專門分享了其中一部作品《故宮的聲音》。

      每經記者|杜蔚    每經編輯|張海妮    

      “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離不開中華傳統文化的滋養。”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單霽翔在11月10日2022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5G數智新時代元宇宙發展論壇”上表示。

      活動現場,單霽翔還與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長、原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副局長張丕民,中國移動咪咕公司副總經理顏忠偉,萬達影視總經理尹香今,每日經濟新聞副總編輯劉林鵬聯合發布《2022強影之路》。這是以專業財經媒體的角度撰寫的中國電影產業白皮書,今年是連續發布的第六載。

      《2022強影之路》發布現場,單霽翔(左3)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從故宮“看門人”化身紀實節目的“導覽人”,單霽翔與影視圈也有著深厚的聯系。他召集明星嘉賓團,親身探訪數十處中國世界遺產地(在申地),與當地的申遺專家、挖掘者等同行、對談。

      單霽翔如何為世遺地量身定制守望行動?怎樣在互動體驗中挖掘和呈現世界遺產的豐富文化內涵?在每日經濟新聞作為媒體支持的“5G數智新時代元宇宙發展論壇”現場,單霽翔做了生動講解。

      “在世界遺產面前我們都是少年”

      影視圈對文化人單霽翔來說,不算陌生。在他看來,“跨界”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常態。打破各產業間的壁壘,才更有助于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讓文化遺產更貼近大眾生活。

      “《我在故宮修文物》第一年播放量9000萬,第二年兩億多,使得我們次年應屆畢業生報考故宮修文物的數以萬計;我們和中央電視臺合作的《國家寶藏》,把一座博物館推向了現實生活,讓故宮研發的11900種文化創意產品走進了千家萬戶。”單霽翔在活動現場表示,接下來,他還會不斷地向大眾介紹城市規劃、推廣文化遺產的保護。

      為了讓更多人重視文化遺產保護,年近七旬的單霽翔,一直奔走在傳播的路上。

      單霽翔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2021年,單霽翔作為發起人和文化向導,完成了《萬里走單騎》——全國首檔世遺揭秘互動紀實節目的錄制,時至今日,該節目已完成三季。“在世界遺產面前我們都是少年,每星期走一處世界遺產,講好它的價值、故事,講好人們如何和這處遺址擁抱、學習。”單霽翔說。

      據介紹,單霽翔已帶領“萬里少年團”遍訪福建等全國多個省份的數十處遺產地。在這當中,2017年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鼓浪嶼對于單霽翔而言,有著特殊意義。“我的父母曾經在鼓浪嶼生活了十多年,兩個哥哥一個姐姐都是在島上出生的。所以,我們在家庭聚會時,他們總是談鼓浪嶼。”

      “鼓浪嶼不僅僅是美麗海島,還是我們國家很少有的一個最早形成的歷史國際社區。”單霽翔表示,“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華僑回來后,島上建了醫療、教育、文化等較為完善的設施,還制定當時很進步、很開明,也很開放的政策,比如規定養狗、遛狗必須要栓狗等,這些早就已經制定了。”

      單霽翔認為,節目走進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不僅讓外界看到了當地是如何進行遺產監測的,而且也通過與島上人的座談,展示了如何把世界遺產(保護)做得更好。 

      “三年我寫了18本書,都是科普類的”

      如果不是外出參加活動,單霽翔大部分時間都在讀書、寫作。尤其是近3年,他在家讀書的時間更長,寫書的時間也相對更多。

      “三年我寫了18本書,都是科普類的。”單霽翔在活動現場專門分享了其中一部作品《故宮的聲音》。

      這是“老故宮人”單霽翔運用聲音、科技的新角度切入的創作,向讀者展現了一本“會說話的書”。“這本書很有意思,正式出版的時候在書皮上加了二維碼,介紹故宮46種聲音,大家去書店不用買這本書,手機一掃回家就可以聽到故宮的46種聲音:有自然界的植物、動物以及人的聲音,還可以聽到我的朗讀。這些是圖書和科技的結合。”

      今年,單霽翔總共寫了三本書,不過他坦言,發行量都不大,“每本書最多就印五六萬冊。”  

      早已習慣跨界的單霽翔,不僅在參與節目、寫書中有創新表達,將文化傳遞給觀眾、讀者,也在今年被國家航天局評為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引發外界的關注與好奇。三位形象大使,第一位是科學家火星車的設計者張榮橋,第二位是航天員王亞平,為何第三位卻是看似與太空、宇宙毫無關聯的“故宮守門人”單霽翔?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對此,單霽翔在活動現場透露,“中國的航天事業從未離開過中國傳統文化,無論是嫦娥還是北斗,我們的天宮還是天問,包括火星車等這些都是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的智慧和營養。”

      單霽翔認為,主要的“營養”就是今天中國航天事業堅韌不拔、自力更生、永無止境的奮斗精神。“所以才有航天事業的輝煌。因此,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離不開中華傳統文化的滋養。”

      “我想,通過各產業的大力傳播,我們的文化遺產會更好地講好中國的故事,更好地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單霽翔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單霽翔 單霽翔 文化傳媒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中国china体内裑精亚洲日本|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久久| 午夜在线亚洲男人午在线| 亚洲成年人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不卡在线| 无码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 蜜臀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亚洲国产av玩弄放荡人妇| 亚洲va中文字幕| 精品韩国亚洲av无码不卡区| 亚洲丶国产丶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第一成人网站7777|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老子影院午夜伦不卡亚洲|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亚洲深深色噜噜狠狠爱网站| 国产亚洲A∨片在线观看 | 学生妹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色欲啪啪久久WWW综合网|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久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婷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 | 日本亚洲欧美色视频在线播放 |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亚洲国产婷婷六月丁香| 亚洲今日精彩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 亚洲成a∨人片在无码2023|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久久|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伊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