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15 08:14:29
◎在全市場9000+只公募基金中,我們繼續遴選和剖析每一家基金公司的招牌基金——當中有明星基金經理長期堅守的拳頭產品,也有年輕基金經理接力的老牌基金,還有熱門賽道的“頂流”。
每經記者|黃小聰 每經編輯|肖芮冬
“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之際,《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了部分非貨幣管理規??壳暗幕鸸?,遴選出一些招牌產品,以期為投資者避開基金投資大坑帶來一些參考。
下面,我們為您解析5家基金公司的招牌產品——這些產品有的是老牌基金,有的是熱門的賽道基金,有的則是這兩年崛起的基金,不過它們的掌舵者都是穩定堅守且賽道風格明顯的基金經理。你可能很熟悉,也可能不太了解,或許都能夠在這里看到不一樣的視角。
提到富國基金,投資者經常會想到的是一位基金經理和一只基金,那就是朱少醒管理的富國天惠成長混合。這只成立于2005年11月的產品,已經走過了16個年頭,朱少醒自成立以來便開始管理該基金,截至3月11日,任職以來高達1700.97%。
從規模來看,該基金從成立之初的不到6億元,增長至2021年底的超400億元,顯然也是一只規模比較大的基金了。
近年來,隨著規模的不斷增長,業績表現雖然不如之前那么亮眼,但整體來看,還保持在市場中位的水平。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截至3月11日,該基金近5年回報為91.48%,在同類中處于前二分之一的位置,近三年和近兩年回報分別為68.43%和26.99%,為市場中位水平。
而如果對其收益能力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其近三年來的表現還是比較不錯。根據螞蟻財富平臺上的擊敗基準比率分析,該基金近三年打敗滬深300的概率為66.67%,超過84%的同類產品。
從投資風格來看,朱少醒主要還是注重企業的長期價值,而行業上整體會比較偏向大消費。從其重倉股也可以發現,基本上集中在白酒、醫藥、消費電子、新能源等領域。
對于該基金,朱少醒已經用過往的業績證明了其投資能力,而且作為富國“天字號”基金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只產品,基金公司的重視程度也比較高。不過需要提醒的是,該基金的規模偏大,選股的空間可能更集中在大白馬股上。
東方紅新動力混合成立于2014年1月,這只基金是東證資管成立之后發行的首只公募基金,也是首只券商系公募基金,截至2021年底,規模約為15.38億元。
該基金自成立以來,僅有3位基金經理交替,基金經理相對比較穩定。其中,現任基金經理周云管理的時間最長,超過6年。
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截至3月11日,周云任職以來的回報超過120%。近五年和近三年的收益分別為72%和50.79%,在同類產品均排名前二分之一。此外,近兩年的業績回報為43.99%,在同類產品中排名前四分之一,整體中長期業績較好。
從過往持倉來看,該基金整體還是偏好大消費板塊,不過其中涉獵的細分板塊也較廣,比如家電、消費電子、食品飲料、白酒等,近兩年則是增加了地產包括部分周期股的配置。
其實從過往的定期報告來看,也能發現基金經理的投資方式在發生著變化。比如2017年~2018年,多次強調將努力在跌幅較大的公司尋找被錯殺的個股;到了2020年底,基金經理也表示,“本產品依然會堅持自下而上精選個股的策略”。整體而言,更強調對于個股的選擇。
不過到了2021年底,基金經理坦言,“過去我們更加偏重于自下而上的選股,未來我們會嘗試加入自上而下的宏觀與產業趨勢視角來完成組合的構建。”
這種變化一方面說明了基金經理對于自己的投資方式進行了反思,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投資這件事,時刻都在變化,此刻最有效的方式或許并不是三五年后最有效的方式,但有時候要擴寬能力邊界也不是容易的事,一切都有待凈值檢驗。
如果回到去年,看華安基金的招牌產品,可能首先想到的會是華安逆向策略,這只原來由崔瑩管理的產品,在其6年多的任期內創造了不錯的回報。新接任的基金經理為萬建軍,是否能夠延續華安逆向策略此前的優異表現,還有待觀察。
不過,如果從萬建軍目前在管的其他基金來看,其管理時間最長的是華安研究精選混合,在近一年到近三年的回報中,均位于同類前四分之一,可以說也表現出了不錯的管理能力。
此外,如果從基金經理管理一只基金的中長期業績表現來看,還可以關注華安旗下的另一只產品——華安安信消費混合。該基金是由基金經理王斌在管,任職時間已經超過3年,截至3月11日,任職以來的回報超過300%。
具體從近一年、近兩年、近三年的業績來看,都位列同類產品前四分之一的位置,也表現出了較好的管理能力。而在控風險波動方面,也展示出了比較強的實力。螞蟻財富平臺上的最大回撤顯示,近一年該基金的最大回撤為13.02%,遠低于23.15%的均值。眾所周知,近一年來,消費行業調整較大,不少以消費為主題的基金,回撤還是非常明顯,該基金相對而言控制得相對更好。
其實如果從持倉來看,可以發現這是一只比較不一樣的消費主題基金。根據申萬一級行業的標準,該基金重倉行業比例顯示,化工、汽車、機械設備、國防軍工占比較高,一方面說明了基金經理的能力邊界較寬,有較強的全市場選股能力,另一方面其實也要注意基金風格是否存在漂移。
另外,從交易換手率來看,這只基金其實還是存在較高的換手。2020年年報時,其換手率超過500%;2021年中報時,換手率也超過了350%。不難發現,基金經理的整體持倉時間并不長,這也是投資者需要關注的地方。
近幾年,中歐基金旗下的不少權益產品,都有比較不錯的表現,同時也跑出了多位投資者耳熟能詳的基金經理。但如果要說關注度最高的,近幾年站在中歐產品中C位的,還得屬葛蘭的中歐醫療健康。
這只產品經歷了成立時的磕磕絆絆,截至2021年底,規模超700億元,可算是賽道基金中的頂流。它有過高光,也有過低谷,有過被稱贊,也有過被痛罵。特別是近半年來的這一輪持續調整,截至3月11日,凈值回撤超過22%,讓不少投資者受傷。
但其實這正是賽道基金的屬性,它能夠在風口到來時,讓投資者體驗到凈值的持續上漲,也能在浪潮退去時,讓投資者看清其中的風險。而當醫藥醫療行業調整到目前的位置時,可能機會又在慢慢出現。
我們將其看作中歐的招牌,一方面是基于行業賽道的屬性,對于投資者來說,這是一個長期來看并不太會“踩雷”的賽道,但不代表它的風險不存在。過去半年其實已經證明了這點,投資者在何時選擇參與,決定了其在賽道基金能跑出什么樣的成績。
另一方面,在該基金持續調整之后,中歐基金及葛蘭累計自購達5200萬元,這其實也能看出中歐基金對于這只產品的重視。對于投資者來說,凈值面臨回撤自然會感覺備受煎熬,但是如果從長期角度出發,醫藥賽道還是一個具有較高景氣度的賽道。
前幾年爆款頻出的交銀施羅德基金,這兩年不少權益基金表現欠佳。比如截至3月11日,楊浩管理的交銀定期支付雙息平衡混合、交銀內核驅動混合、交銀新生活力靈活配置混合,近一年的跌幅都超過了23%;成立于2015年8月份的交銀中證環境治理,成立了6年多時間,截至3月11日的累計凈值0.5366元,幾乎“腰斬”。
不過在諸多權益產品表現欠佳的同時,交銀施羅德旗下這幾年還是有一只產品表現比較不錯,可算是目前比較招牌的產品了。這只基金是交銀趨勢混合,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11日,該基金最近兩年、最近三年的業績分別為170.51%和237.94%,均在同類中排名前10的位置,而自2010年12月成立以來,回報也達到545.96%。
該基金自成立以來的業績主要來自于三位基金經理的貢獻。一位是曹文俊,后來跳槽到富國基金,現在在富國基金任職基金經理;第二位是韓威俊,目前管理交銀策略回報靈活配置混合等多只基金;第三位是楊金金,任職交銀趨勢混合還不到兩年時間,不過任職回報已經超過了150%。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今年以來市場調整明顯,但是交銀趨勢混合的整體回撤控制得還是比較好。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11日,該基金今年以來下跌8.37%,在同類產品依然排在前四分之一。
整體來看,在楊金金接手之后,該基金過往良好的業績得到了進一步延續,而且年輕基金經理有青出于藍的趨勢。不過作為一位新生代基金經理,不到兩年的業績表現可能還有點偏短,能夠持續輸出良好的中長期業績,有待市場進一步檢驗。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78650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