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0-10 19:47:21
這個周末,基本上全是溫和的利好消息,明天開始將迎來節后第一個完整交易周,節前被壓制的情緒會得到釋放嗎?消費股表現強勢是風格切換嗎?今天,牛博士與達哥就大家關心的話題展開討論。
圖片來源:攝圖網
來源:微信公眾號“道達號”(微信公號ID:daoda1997)
本周只有一個交易日,指數是熟悉的高開低走劇本,最終漲幅低于預期。整個市場的狀態,就像人們休了長假之后還沒緩過勁來的感覺。不過,總共有近3500只個股上漲,賺錢效應很好,電力、風能、煤炭、化工等成了下跌的重災區,重倉這些板塊的人,內心真是五味雜陳啊。
這個周末,基本上全是溫和的利好消息,明天開始將迎來節后第一個完整交易周,節前被壓制的情緒會得到釋放嗎?消費股表現強勢是風格切換嗎?今天,牛博士與達哥就大家關心的話題展開討論。
牛博士:達哥,你好,既然明天開始將迎來節后第一個完整交易周,能不能對接下來的行情做一個提前的預判呢?
道達:因為本周只有這一個交易日,又面臨周末,市場沒完全恢復到正常狀態,使得這一周市場的方向不大明朗。周五沖高回落可以看作正常回踩,由于消息面利好較多,下周前半段時間指數可能還能往上沖。從技術面來說,9月23日滬指盤中沖高回落的高點可能比較關鍵,如果沖不過去,這一輪調整有可能會變得更加深入。
關鍵位置如果沖過去了,達哥對于接下來的行情會有更多期待。當然,這只是一個短期預判,至于個股,也不一定都和指數一樣,結構性行情,按照自己的邏輯和方法操作即可。從更長的角度來看,大家都知道達哥的觀點,對于A股是看好的,只要指數在3300點~3700點附近箱體震蕩,都是一個蓄力的結構。
從基本面來說,四季度甚至明年初,宏觀層面比較寬松,政策力度加碼是能預期到的。今天下午,哈爾濱發布16條樓市利好政策,被媒體稱之為打響了“救市第一槍”,可以看作風向標。同時疊加中美關系的預期發生變化,影響A股四季度的“噪音”比較小。唯一的不確定性就是美股,這個“灰犀牛”風險一直存在,何時會爆,只有交給市場先生。
牛博士:周六上午,傳來了中美經貿方面的消息,達哥對此怎么看?
道達:從新華社的報道來看,主要是討論了經濟領域的問題,中方還就取消加征關稅和制裁進行了交涉。在我看來,釋放的信號很明確,緩和預期越來越強了。這對于科技股和之前受關稅影響的公司都是利好。
周五晚間,美國非農就業數據不及預期,續創1月以來最小增幅。非農數據爆雷,美聯儲加息預期暫時又解除了,疊加中美關系緩和的預期,全球風險資產又是接著奏樂接著舞。
任他桃李爭歡賞,不為繁華易素心。情緒層面的利好是暫時的,不管中美關系如何走,我們自己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的經濟轉型,既中國制造又中國創造,整體經濟運行將會是一個良性發展的趨勢,A股最終是會反映這種基本面的。
牛博士:周五收盤,國常會消息,為了進一步部署做好今冬明春電力和煤炭等供應,市場交易電價浮動范圍調整。這是否意味著電力股的春天到了?
道達:國常會這次的內容主線很明確,我總結下來主要有四點:一是市場交易電價上下浮動范圍放寬到20%,并且高耗能行業用電電價不受上浮20%的限制;二是加快推進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三是推動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費在一定時間內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四是推動具備增產潛力的煤礦盡快釋放產能。
這次會議,我認為可以用“煤炭增產、上調電價浮動范圍、推進綠能、嚴控兩高”來總結。盡管放寬電價浮動范圍在市場預料之中,但高耗能行業電價不受限這點還是超預期的,電力供需矛盾的事已經被上面關注。
上調電價浮動范圍對于電力板塊是整體利好。對于煤電企業而言,未來煤價一旦回落,電廠受益就會很大。對于綠電行業而言,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費不受限制,火電卻受能源消費總量限制,對光伏、風電、水電等是大利好,新能源會長期受益。
不過,對于高耗能企業就未必見得是利好了。未來工業用電的價格,可能會有一定幅度的上升,尤其在高耗能企業的搶電之下,工業用電成本會繼續上行,侵蝕企業利潤,收益能不能覆蓋成本,這對企業來講利好和利空參半。
政策公布算是靴子落地,電力股能否走出第二波行情,還需要看盤面具體表現。如果是沖高回落,說明資金借利好出貨;反之,則說明短期還有機會。從更長遠的角度看,電價天花板剛剛打開,拐點得關注供需格局何時扭轉。
周五盤中,煤炭、電力大跌,資金被內蒙古加快釋放煤礦產能的消息給嚇跑了。收盤看了下龍虎榜,電力股凈買入榜中機構席位居多,游資在砸盤。可見,對于消息的解讀,游資和機構出現了分歧。那么,新的政策能不能使資金達成共識呢?明天電力股的表現很重要。
牛博士:周末,一些公司和行業傳來了提價的消息,比如晨鳴紙業、贛鋒鋰業等等。這里面還有好的投資機會嗎?舍得酒業終端指導價格上調,消費股又有機會了嗎?
道達:能提價就說明公司具備議價能力,是直接的利好,至于市場買不買賬,得看具體盤面。當下的市場很復雜,之前造紙板塊整體大漲,隔天便被錘,白酒板塊也是如此,遇提價切忌追漲。
最近幾個月,市場一直都是漲價題材的天下,家里有礦就是豪橫,我們也習以為常了。對于高位繼續漲價的題材,沒有大的調整,風險和收益不成正比,不是中線的布局機會。相反,一些在商品市場位置不高的品種,反倒是值得關注的。比如最近上漲的一些農產品位置都不高,期市股市聯動是最近市場一個不錯的方向。
至于消費股,很多朋友都很關心,我們也已經提過多次了。消費行業的傳統代表個股最近表現比較好,而科技型的新能源、光伏、芯片等周五高開后一路“拉稀”。一個多月前,當時的節奏和現在完全相反,當時是天天看科技股漲、消費股挨打,現在是完全反過來了。
消費股中一些資金避高就低,當前這一波是搶跑。市場預期消費最差的時候過去了,還會比這更差嗎?不過,資金搶跑一般容易情緒上頭,搶跑后回過頭還得確認業績是否真的見底甚至反轉。
一般來說,市場會經歷政策底到市場底再到基本面底的一個過程,前面兩個底算是左側交易,基本面見底了,才算是真見底了。左側交易一般比較難受,需要經歷反復波折,但可能買到便宜貨,右側大概率趨勢向上,但建倉成本有可能會高一些。消費板塊個股,未來大概率會走這么一波邏輯,穩健的投資者大可不必急著一時。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使用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道達號”微信公眾號,快速閱讀道達投資手記專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