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7-20 19:28:23
盡管季內權益新品的建倉節奏相對平緩,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確有部分基金建倉迅速,且從已公布的二季報來看,部分偏股型基金的股票倉位已加至90%以上,季內成立以來的回報達到10%以上。
每經記者|任飛 每經編輯|吳永久
隨著基金二季報陸續公布,部分已在二季度內成立的次新基金首秀建倉計劃,Wind統計顯示,目前已有13只二季度內成立的基金(僅統計初始份額)公布季報,從其資產組合的配置來看,重點投資領域覆蓋新能源、白酒、CRO,部分基金股票倉位已超過90%,但總體來看,各基金在成立后1-3個月的建倉期內節奏不一。
部分在4月初成立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季內股票倉位僅30%上下,如易方達逆向投資A、銀華瑞祥一年持有等。有分析指出,基金建倉節奏的差異與募集情況和經理投資風格有關系,相對提倡穩健建倉。截至二季度末,已公布二季報的這13只次新基金中,成立以來回報最低為華夏核心價值A的-3.17%,最高為信達澳銀醫藥健康的14.85%。
二季度以來,國內高景氣行業個股再迎機構資金追捧,季內上證指數上漲4.34%,深成指上漲10.04%,創業板指數上漲26.05%。季內新發的基金產品在框定投資范圍時,紛紛向成長股靠攏。
不過,相比于去年三四季度出現的公募基金爆款頻出、大干快上之勢,今年渠道反饋相對冷清,盡管近期有興全優選平衡FOF、金鷹產業升級A等提前結束募集并啟動比例配售,但二季度內鮮有爆款面市,且基金經理擇時壓力猶存,諸多在二季度新成立的基金在建倉速度上有所放緩。
Wind統計顯示,僅偏股型基金一類,二季度新成立的產品有122只(只統計初始基金),其中,有29只季內凈值漲幅在0-0.5%之間,有10只季內凈值漲幅在0-0.1%以內,顯示出基金建倉速度較慢,部分成立之后保持較低倉位。
另據Wind統計,整個二季度內全部基金份額統計為19.63萬億份,環比增加逾4千億份,該增量較一季度環比增加的近2萬億份明顯萎縮。有分析人士指出,市場震蕩加劇,各路資金均開啟防御模式的操作策略,建倉階段的新基金亦是如此。
有券商基金投研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基金數量增加但總體份額增速有限,說明各機構仍對市場回調可能造成的踏空持謹慎的態度,“個別基金需要在3個月內就達到合同規定的標準,擇時難度非常大,如果投研重點不在當下熱點,或面臨無票可配的尷尬。”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看到,二季度內成立的新基金中,泰康福澤積極養老、民生加銀周期優選及嘉實優勢精選在二季度末時,其初始凈值仍未發生變化,大概率還未開始建倉。成立于4月28日的富國穩健增長A季末凈值增長0.01%,建倉緩慢。
盡管季內權益新品的建倉節奏相對平緩,但記者發現,確有部分基金建倉迅速,且從已公布的二季報來看,部分偏股型基金的股票倉位已加至90%以上,季內成立以來的回報達到10%以上。
截至7月20日,已有13只二季度內新成立的基金(只統計初始基金)公布季報,從中可以探尋基金經理的建倉路線,并感受節奏的快慢,除前述股票倉位加至90%以上的基金外,也有部分基金投資股票市值占基金資產凈值比僅30%上下,首尾差別較大。
具體來看,已在季內將股票倉位配至90%以上的是信達澳銀醫藥健康、工銀創業板兩年定開A、新華鑫科技3個月,基金成立日分別是今年4月9日、4月2日和5月26日,到二季度末,股票市值占基金資產凈值比分別是94.23%、93.65%和92.38%。
反觀建倉緩慢的基金中,偏股型基金中,銀華瑞祥一年持有成立于今年4月29日,二季度末股票倉位僅28.71%,易方達逆向投資A成立于4月1日,二季度末股票倉位34.38%。此外,招商企業優選A、泰信景氣驅動12個月季末股票倉位也在50%以下,一般來說,偏股混合型基金的股票配置比例為50%~70%,因此上述基金的權益配置仍有較大空間。
前述投研人士告訴記者,基金建倉節奏的差異與募集情況和經理投資風格有關系,“募集得好,渠道強勢要求快,那可能就快;但對傾向于擇時的基金經理來說,或要等待更加明確的‘上車’信號。”
目前,從已公布季報的基金持倉來看,重點投資領域覆蓋新能源、白酒、CRO,如工銀創業板兩年定開A頭號重倉股為寧德時代;信達澳銀醫藥健康重配泰格醫藥、美迪西等CRO企業;華夏核心價值A則重配五糧液、貴州茅臺和中國中免。但就業績表現來看,前兩只基金季內成立以來回報分別為15.62%、14.85%,而后者則收跌3.17%。
前述投研人士表示,雖然部分經理回避大票,但也需根據新基金的募集情況進行調整,對于規模較大的基金而言,如果要迅速完成建倉,則需要選擇市值較大的股票優先進行配置,但他坦言,穩健的建倉節奏有助于平滑投資風險,亦是業內倡導的主流。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