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26 15:45:07
卓福民認為,當前醫療投資應該關注“三支箭”,即新科技革命帶來生命密碼破譯的拐點、新冠疫情催生的投資熱點以及資本市場新政綠色通道激發的甜蜜點。
每經記者|張瀟尹 每經編輯|陳俊杰
“有人做過一個統計,生物技術的企業從出生到IPO 需要127個月,也就是說一家企業要堅持十年以上不‘死’才有機會,(醫藥投資)是長周期的,不是說今天一個投機進去就行了,沒那么容易。”日前,在醫療大健康產業戰略發展論壇暨新滬商醫療大健康產業聯盟成立儀式上,源星資本董事長卓福民談及醫藥投資時如是表示。
那么,醫藥投資的機會有哪些?醫藥投資的挑戰在哪里?卓福民認為,當前醫療投資應該關注“三支箭”,即新科技革命帶來生命密碼破譯的拐點、新冠疫情催生的投資熱點以及資本市場新政綠色通道激發的甜蜜點。
其總結自己的投資生涯表示,“作為一個投資老兵,以我25年的投資經驗來說,目前99%的醫藥投資項目都是‘忽悠’,實在的東西真的不是那么多,我們大量的精力在于去偽存真”。
源星資本董事長卓福民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針對醫療領域的投資機會,卓福民用“三支箭”來概括。
“第一支箭是新科技革命帶來生命密碼破譯的拐點,人有期望壽命,我們原來覺得(活到)80歲就不錯了,但如果想活到120歲,120歲的密碼在哪里?20年前各國科學家基本完成人類基因組圖譜計劃,華大基因也參與了這個計劃。后來又有人類蛋白質組計劃,還有人工智能、大數據、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等進入大健康醫療領域,特別是進入生物醫藥研發,不僅加快研發進程,而且還將大大降低研發成本”。
第二支箭,卓福民認為應該關注新冠疫情催生的國有和民營資本投資熱點,“在投資金額方面,今年第二季度中國創投基金在生物技術、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金額超過了IT互聯網成為第一位,這是一個拐點,以前從來沒有過。以前生物醫藥、醫療健康的投資差不多排在第五、第六位,現在已經躍居第一。我們過去說‘無互聯網不VC’,現在是‘無健康醫療不VC’,哪個VC如果說我做創投的沒有大健康板塊,那就落后了,沒有機會了。”
此外,卓福民將資本市場新政綠色通道激發的甜蜜點作為第三支箭。“去年6月13日,科創板的首家生物制藥企業微芯生物上市,這家公司在15年前是淡馬錫旗下的祥峰投的,按照(上市)當天的股價,獲得了300倍的回報,但是不要忘記在這個過程中,已‘死’掉了99%的生物醫藥項目,其中大部分是熬不過臨床一期和二期,機構統計數據表明,一個創新藥品從臨床一期到 臨床三期,產品被批準上市的成功率僅 11.27%。資本新政給獲得臨床二期批文的生物醫藥企業以生存的機會。”
卓福民認為,當下的港股生物技術企業新政和科創板、創業板注冊制都為生物醫藥企業上市提供了便利,其給出了一組數據,“相關新政出來以后,IPO的醫藥企業數量大幅度提高,2019年科創板上了16家,總募資額139億,港股IPO的健康醫療企業18家,總募資額為339億港元。再看今年上半年,疫情都沒有阻止發行速度,港股上了7家,A股上市企業19家,美股上市了6家,可見熱度還沒有退”。
機遇之外,卓福民認為中國醫藥投資同樣面臨不小挑戰。一是全球協同創新研發受挑戰,“美國對外國投資進行安全審查,相關法規政策已經開始生效,27個敏感行業中包含生物技術。”卓福民表示。第二個挑戰是醫藥企業跟跑容易領跑難,醫藥企業的成長具有高投入、高風險、高收益、長周期的特點,而很多企業熬不過長周期;三是醫療資源供需嚴重不平衡的挑戰,卓福民認為做醫療健康投資,需要了解中國國情,了解新醫改、帶量采購等政策。
卓福民總結了自己職業生涯中投資過的大健康板塊,“這些企業中包括了化學藥、生物制品、醫療器械、精準醫療、智慧醫療、醫療服務和現代中藥。”他表示,“以我25年的投資經驗來說,目前99%的醫藥投資項目都是‘忽悠’,實在的東西真的不是那么多,我們大量的精力在于去偽存真。”
針對多年以來的投資體會,卓福民概括為“三個心”,“第一個要專心,比如大家看到邁瑞醫療現在的光鮮,但邁瑞醫療成立于1991年,到明年整整30年,邁瑞的創始人專心致志30年的耕耘才有了今天,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第二要有耐心,要長期堅持一件事,做生物醫藥基金,我認為如果這個基金的周期沒有十年以上就不要做,短平快是不可能的;最后一個要有良心,互聯網造假、移動互聯網造假、流量造假要的是我們的錢,但如果做醫療大健康的投資沒有良心,要的就是我們的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