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6-02 23:45:26
6月2日,央行副行長潘功勝表示,在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中創新的貨幣政策工具實際上就是央行用4000億的資金,向地方商業銀行發放小微信用貸款的40%提供了零成本的資金。新的貨幣政策工具無論從性質還是規模上都算不上是量化寬松政策。
每經記者|張卓青 每經編輯|盧九安
圖片來源:攝圖網
6月1日,央行會同銀保監會、財政部等多個部門連發三份支持強化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政策文件,其中包括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實行延期還本付息、加大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力度等,央行也祭出了新招——創設兩個直達實體企業的貨幣政策工具。
今日(6月2日)央行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對政策進行進一步的解讀,央行副行長潘功勝表示在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中創新的貨幣政策工具實際上就是央行用4000億的資金,向地方商業銀行發放小微信用貸款的40%提供了零成本的資金。新的貨幣政策工具無論從性質還是規模上都算不上是量化寬松政策。
6月1日,央行會同多部門出臺了《關于加大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力度的通知》,央行將使用4000億元再貸款資金,通過特定目的工具(SPV)購買符合條件的地方法人銀行在今年3月1日至12月31日新發放的,且期限不少于6個月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人民銀行按地方法人銀行實際發放信用貸款本金的40%提供優惠資金,期限為一年。
潘功勝表示此次設計的新貨幣政策工具的實質就是:“央行提供了4000億的資金,向地方商業銀行發放小微信用貸款的40%提供了零成本的資金。”
那么央行的4000億資金是如何通過新的貨幣政策工具直達實體經濟的呢?潘功勝解釋說:人民銀行向SPV提供4000億再貸款資金,SPV在得到4000億的再貸款資金以后和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簽訂信用貸款支持計劃的合同,購買地方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的40%,資金期限是一年。
SPV不向銀行收利息,他強調“這也是讓利”,在合同到期以后地方的商業銀行再向SPV購回40%的貸款。4000億再貸款一年到期之后不會再延期。
央行新設計的新貨幣政策工具被有些人視為一種量化寬松(QE)政策,潘功勝對此表示,央行只能提供4000億資金,而40%所對應的貸款總量是1萬億。所以這些政策無論從性質上和規模上都談不上量化寬松。同時他還強調,中國與一些發達經濟體相比,仍然有貨幣政策工具的空間,且處于常態化的貨幣信貸政策的范疇里面。
另外,《信用貸款支持通知》中還規定了“央行購買上述貸款以后委托放貸銀行管理,購買部分的貸款利息由放貸銀行收取,壞賬損失也由放貸銀行承擔”,那么壞賬損失全部由放貸銀行來承擔會不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銀行放貸的積極性呢?
對此,央行貨幣政策司副司長郭凱表示,央行的貨幣政策工具購買了貸款之后還交給銀行來管理是因為要符合市場化的原則。讓商業銀行享受所有貸款的回報,同時也承擔信用風險,商業銀行會更好地做貸前審查和做貸后管理,可以享受所有貸款的回報也要承擔信用風險,這樣有利于減少道德風險。
6月1日出臺的《延期還本付息通知》是在3月人民銀行與銀保監會出臺的中小微企業貸款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政策的基礎上,再將中小微企業貸款還本付息進行延期,對于2020年年底前到期的普惠小微貸款本金、2020年年底前存續的普惠小微貸款應付利息,銀行業金融機構應根據企業申請,給予一定期限的延期還本付息安排,最長可延至明年3月31日,并免收罰息。
《延期還本付息通知》強調對于普惠小微貸款,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應延盡延。同時為充分調動地方法人銀行積極性,人民銀行表示將創設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來提供400億元再貸款資金,通過特定目的工具(SPV)與地方法人銀行簽訂利率互換協議的方式,向地方法人銀行提供激勵,激勵資金約為地方法人銀行延期貸款本金的1%。
預計可以支持地方法人銀行延期貸款本金約3.7萬億元,切實緩解小微企業還本付息壓力,而央行預計延期政策所覆蓋的普惠小微企業貸款本金可達到7萬億元。
這項政策中提到了多組數據,如3.7萬億、7萬億和400億,那么究竟這項政策的出臺覆蓋到多少貸款?有多少貸款可以延期?這些數據規模是如何測算出來的?他們之間又有怎樣的聯系?
對此,央行貨幣政策司副司長郭凱做出了解釋,他表示符合“應延盡延”要求的普惠小微企業貸款約為7萬億,就是說7萬億的貸款只要能夠保證擔保和抵押安排有效,只要企業能夠承諾保持就業的基本穩定,這7萬億的貸款銀行是要做到“應延盡延”的。
央行此次創設的新的貨幣政策工具并不是面向所有銀行,只面向地方法人銀行也就是中小銀行。據測算,這部分中小銀行的普惠小微貸款的規模大約是3.7萬億。
郭凱進一步解釋道“我們的貨幣政策工具支持的是這3.7萬億,我們對中小銀行原則上按照延期本金的1%提供激勵,測算下來可能需要提供的激勵上限是400億。所以最終是通過400億的激勵來支撐3.7萬億左右的貸款延期。”
辦公廳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周學東總結道:7萬億是指政策的統計惠及面,央行通過對地方法人銀行提供激勵或者提供補貼涉及3.7萬億,而剩下的3.3萬億由大型商業銀行來繼續延。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