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0-22 00:03:38
在5G商業化元年,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作為前沿科技也在加快推動數字經濟和產業化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正在被催生孵化。5G+產業互聯網這艘已經啟航的大船將駛向何方?
每經記者|葉曉丹 沈溦 每經實習記者|鄭潔 每經編輯|魏官紅
10月20日,深秋的烏鎮依舊風輕水暖,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分論壇也走向了更細分、更專業的議題。
5G開創數字經濟新時代分論壇在烏鎮召開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葉曉丹 攝
網絡數字技術正加速向產業領域滲透,產業互聯網熱潮不減。除了一些傳統的面向B端的互聯網企業,一些消費互聯網巨頭也紛紛切入產業互聯網,產業互聯網賽道的競爭也愈加激烈。而如何利用5G和人工智能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產業互聯網發展,也成為了互聯網大佬們在大會上熱議的議題。
在5G商業化元年,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作為前沿科技也在加快推動數字經濟和產業化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正在被催生孵化。5G+產業互聯網這艘已經啟航的大船將駛向何方?
10月21日,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表示,產業互聯的核心價值,是用數據打通多個產業環節,最終達到價值提升和增效降本的核心目的。據了解,騰訊主要通過三大抓手服務產業互聯網,而在2018年,騰訊進行了新一輪戰略升級,明確“深耕消費互聯網,擁抱產業互聯網”。
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則認為,當前數字經濟發展已經進入跨界融合、系統創新、智能引領新時代。中國移動將以5G商用為契機,主動擁抱數字化轉型的時代大潮。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亦對5G助力產業數字化抱以期待,鄔賀銓認為,產業數字化需要設備聯網,但除了新建工廠外,很難使用光纖聯網,機器人等無法使用有線連接,工業互聯網只能使用無線方式。現有的WiFi等無線技術因穩定性、擴展性、低速率等問題,使得其在工業領域利用率僅6%,而5G則可以適應工業互聯網要求。
作為眾多智能產業的突破點,人工智能技術被賦予“引發經濟結構的重大變革,實現社會生產力的整體提升”的期待。而從大視野的角度來看,人工智能技術將如何推動產業變革?
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峰表示,如果想讓人工智能更快地、更有效地助力經濟發展,需要讓人工智能真正像工業大生產的方式進入各行各業的生產環節,進而推動整個生產力的進步,也推動社會的進步。
獵豹移動董事長兼CEO傅盛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亦指出,人工智能一定要在某些場景上有用,技術再炫酷,都不是一個真正的產業。人工智能產品落地、商業化要實現“真有用”。
而在推動企業自身全面數字化轉型和面向終端用戶的智能化轉型過程中,聯想集團首席科學家、副總裁于辰濤提及了聯想主要需要解決的四大挑戰。其中一大挑戰就包括如何通過數據驅動人工智能創新,通過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技術,重塑企業的產品研發、質量管理、供應預測等流程,實現產品的個性化定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