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7-12-20 18:02:19
近兩年來第三方支付企業被上市公司、互聯網企業等收購的現象頻現。近日,滴滴3億元收購互聯網支付牌照,未來將服務于滴滴相關出行場景,提升司乘體驗。
今年3月傳出的滴滴收購互聯網支付牌照公司一九付的消息目前正式得到確認。12月19日,高鴻股份公告稱,下屬子公司高陽捷迅與上海時園科技有限公司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擬以3億元向上海時園科技有限公司轉讓一九付全部股權,上海時園科技有限公司的唯一股東為滴滴出行有限公司。滴滴相關負責人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未來支付公司將服務于滴滴相關出行場景,提升司乘體驗。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高鴻股份11月1日發布公告稱,旗下子公司高陽捷迅擬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全資子公司一九付全部股權,轉讓底價不低于3億元。12月19日,高鴻股份公告披露,一九付股權受讓方為滴滴出行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上海時園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一九付成立于2010年,2012年6月獲得互聯網支付業務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并已成功續牌至2022年。公司主要業務是為互聯網金融、基金、中小電商等企業客戶提供代收代付、資金結算、資金托管等服務。2013年7月,高鴻股份控股一九付,并為其注資1億元。
高鴻股份指出,轉讓一九付的目的是為進一步落實國資委對中央企業提出提質增效、清理和處置低效資產的工作要求。目前一九付處于虧損邊緣,且缺乏平臺業務,業務競爭激烈,同時市場發展空間受限。根據公告,截至2017年9月30日,一九付凈利潤為-479.27萬元。
這不是滴滴首次接觸一九付。根據高鴻股份公告,2017年10月,滴滴曾通過嘉興桔子對高鴻股份子公司、一九付母公司高陽捷訊進行戰略投資,出資1億元拿下高陽捷訊的3.14%股份。與此同時,螞蟻金服也通過上海云鑫收購了高陽捷訊16.15%股份。
2017年3月,有媒體報道滴滴擬以4.3億元全資收購一九付,不過當時滴滴回應“目前仍將持續專注出行領域,并無進入支付行業計劃”。高鴻股份當時也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針對收購傳聞回應稱,“一九付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將于2017年6月26日到期,公司目前正在辦理牌照續展之中,牌照存續尚有不確定性,暫未考慮其他事宜。”
近兩年來第三方支付企業被上市公司、互聯網企業等收購的現象頻現。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已有約40起收購或擬收購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案例。繼小米收購捷付睿通、萬達收購快錢、唯品會收購浙江貝付、美團收購錢袋寶等交易之后,滴滴如今也通過收購一九付完成支付閉環搭建。
第三方支付牌照火熱,一方面由于支付行業高速增長。中金公司研報指出,2016年第三方支付整體交易規模同比增長73%至87萬億元,未來十年有望保持27%的中高速增長;另一方面則是由于監管趨嚴,央行曾明確表示,“一段時期內原則上不再批設新支付機構”,牌照稀缺性進一步凸顯。
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截至2017年12月,央行網站公布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共計247張,其中有108張帶有互聯網支付業務資質的牌照,而擁有“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三項業務牌照僅25張。隨著收購案例增多,支付牌照的市場存量越來越少。
相關數據顯示,一張經營范圍為互聯網支付牌照的市場價格約為5億元,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兩項經營業務牌照則可能超過6億元,而擁有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三項業務牌照價值則超過10億元。
業內人士指出,支付牌照或成為滴滴打通金融版圖的最后一公里。滴滴不僅可以節省給支付平臺的手續費,還能從支付工具切入,借助海量數據優勢,開展征信服務、消費金融服務、汽車金融服務等。滴滴官網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滴滴專車、快車平臺有超過1750萬司機,每天有207萬專快車司機在滴滴平臺上獲得平均超過160元的收入。
(來源:上海證券報 實習記者 楊潔)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