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7-07-13 12:13:45
2017年上半年美股、港股均表現不俗,以此為主要投資標的的QDII基金同樣斬獲頗豐,整體取得6.4%的平均業績。可是,在如此靚麗的業績下,QDII基金規模不升反降。
“我們這只QDII基金近一年來業績都遙遙領先,可是規模卻做不大,一旦收益上去投資者就不斷贖回。”滬上一家中型基金公司QDII負責人向記者講述了QDII基金面臨的尷尬。在他看來,QDII基金贖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銀行等渠道勸客戶見到收益就贖回,并不是QDII基金整體投資出現問題。
兩基金遭遇大贖回
根據天相數據,截至6月30日,納入統計的203只QDII基金平均收益率達到6.4%,僅39只基金未能取得正收益。然而,靚麗的業績也未能讓QDII基金收獲太多的鮮花和掌聲。
今年一季度,QDII基金規模呈現上漲趨勢,一季度末的規模為940.54億元。進入二季度,基金規模開始下行,至6月30日,QDII基金規模降至841.47億元。
數據顯示,份額縮水主要源自易方達恒生H股ETF、華寶興業標普油氣等產品,這恰巧是QDII基金中表現最好和最差的兩只基金。易方達恒生H股ETF份額縮水最大,基金規模從年初的90.55億份降到51.24億份。華寶興業標普油氣緊隨其后,份額減少了近35.15億份。“一方面,港股累積大幅收益,基民見好就收;另一方面,境外油氣價格這段時間低迷,也令資金大幅撤離該類QDII基金。”上述QDII基金經理表示。
渠道勸退推波助瀾
在平均超過6%的收益背景下,QDII基金規模為何不升反降?
滬上一名專門負責QDII業務的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主要有兩方面原因:首先,一季度QDII基金份額大幅增長,目前遭遇額度限制等瓶頸;其次,目前銀行等渠道,在看到QDII基金業績大幅飆升后,就開始勸客贖回,轉而推薦一些新基金 ,因為新基金對銀行銷售而言有更大的收益優勢。
與此同時,規模縮水也與競爭加劇有關,各種類型的境外投資產品紛紛搶食這塊蛋糕。目前,投資者不但可以通過QDII投資港股,港股通也是一條捷徑。
數據顯示,自2014年開通以來,截至6月底,港股通累計資金凈流入逾5000億港元。今年港股行情的火爆帶動大量資金“南下”,僅5月份港股通資金凈流入就高達335.83億港元。可以預計的是,隨著中國資本賬戶開放、金融市場深化,內地投資者在境外資產配置的可選擇范圍將越來越廣,這對QDII基金而言本身就是一種壓力。
QDII基金長期收益價值凸顯
QDII基金規模縮減,一定程度上還體現出資金對境外市場的謹慎態度。上半年,美股和港股幾乎不斷創出階段新高。但多名基金經理坦言,對于QDII基金主要投資的港股和美股市場,仍較為樂觀。從數據來看,受益于公共事業部門和采礦產出增長,美國4月份工業產出創2014年2月以來新高,制造業也獲得2015年7月以來的最大增長。預計未來幾個月相關數據仍會繼續強勢,全球經濟增長將維持改善前景。
仔細研究QDII基金持倉不難發現,今年上半年規模明顯推升的產品大多集中持有一些互聯網股票,尤其是其中的中概股。數據顯示,包括嘉實中國股票、華夏全球精選等10只排名靠前的QDII基金,大多持有騰訊、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巨頭。上述QDII基金截至6月底總規模共計436.98億元,占到QDII基金總規模的一半以上。
從另外一個維度看,盡管QDII基金暫時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境地,但QDII基金長期收益相當可觀。截至7月7日,成立以來累計收益率超100%的QDII基金增至6只,而在2016年年末,符合這一標準的QDII基金僅有2只。
能力提升的背后是團隊建設日漸成熟。在QDII基金推出的十年間,基金公司在境外配置方面的團隊也越來越強。前海開源、廣發基金等境外投資團隊多擁有世界知名學府、華爾街投行經驗背景,從業年限在7年以上,且團隊穩定。產品類型也越來越豐富,QDII公募基金不但投資覆蓋全球,還通過設立境外子公司,在投資專戶方面進一步發力。
上述受訪QDII基金經理表示,“未來一段時間,港股和美股一旦出現階段回調,對普通投資者而言,挑選規模較大、業績穩定的基金,仍是較為明智的選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