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熱點公司

      每經網首頁 > 熱點公司 > 正文

      瘋狂炒殼是對資本市場的嚴重危害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2-20 23:45:26

      趙薇控股的龍薇傳媒收購萬家文化再生變故:轉讓總價款由30.6億元調整為5.29億元,控股變參股。這既在意料之內,也在情理之中。

      每經編輯|傅克友    

      每經評論員 傅克友 每經編輯 姚治宇

      趙薇控股的龍薇傳媒收購萬家文化再生變故:轉讓總價款由30.6億元調整為5.29億元,控股變參股。這既在意料之內,也在情理之中。

      所謂意料之內,可以看作是監管層采取措施抑制過度融資、頻繁融資和殼資源炒作,殼資源價值不再、政策效應起作用的一個順理成章的結果;所謂情理之中,是在輿論關注之下,經過各種利弊權衡,當事人不得不做出一個更加理性的選擇。

      關注萬家文化收購事件,不是因為“小燕子”趙薇的明星身份,而是因為它是中國A股市場瘋狂炒殼現象的一個標本。這樣一個并不成功的標本,正好處在了當下中國資本市場的關鍵點和轉折點,從而具有了標志性的意義。

      沒有趙薇,也可能有張薇、李薇

      萬家文化收購案中,當事人是不是趙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個“殼”。

      履歷表明,萬家文化則是一家典型的“殼公司”,具有“賣殼為生”的傳統?!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哒{查,全面起底了這家“不是正常企業”的企業,發現它業績承壓,主業空心化、業務頻繁變更。

      資本市場上的萬家文化何以存在?在于它的殼資源。趙薇為什么收購?也是因為它的殼資源。30.6億元的出價占股權29.135%,代表的是這個殼的價值,而且還只是殼價值的一部分。

      待價而沽的萬家文化,是中國資本市場“殼公司”層出不窮的一個縮影。在IPO困難、排隊眾多,以及退市機制不健全的背景之下,只因為它們擁有上市公司地位,就可以在一級市場坐地起價。

      有研究機構對去年30個控制權協議轉讓案例進行統計發現,協議轉讓的價格從折價50%到溢價200%不等,對應的上市公司市值中位數在62.46億元。供需失衡之下,百億殼價也屢見不鮮。

      比如,2016年4月8日,深圳惠程實際控制人,轉讓持有的11.1%股權,停牌前價格為8.89元/股,轉讓每股價格卻高達19元/股,溢價114%。

      以此對照,趙薇30億元收購一個殼,也并不離譜。對萬家文化來說,即便沒有趙薇,也可能有張薇、李薇對它進行收購。

      2016年劉士余履新證監會主席之后,抑制炒殼政策信號明顯,但不能否認,“殼公司”加緊變現的現象,在2016年廣泛存在。2017年以來,包括海越股份、四川金頂、東北電氣、昌九生化、哈空調、英特集團和重慶燃氣等多家公司發布了控制權轉讓公告。

      殼的游戲還在繼續。

      殼價瘋狂,炒殼更瘋狂

      一級市場上,杠桿買家砸下巨資高溢價買殼,更大的危害卻在二級市場。

      這場炒殼游戲的參與各方,包括資本掮客、殼公司的原大股東、借殼公司大股東,以及二級市場的散戶投資者。其中,資本掮客在二級市場上拿到足夠籌碼,聯手上市公司策劃并購重組,炒高股價后獲利退出。殼公司原大股東,享受到極高的溢價;注入資產的股權受讓方,獲得了自由退出的渠道。至于散戶參與者,可能是最后的冤大頭。

      龍薇傳媒控股萬家文化折戟沉沙,二級市場上的炒殼也就暫時告一段落。而資本市場上收購成功、炒殼成功的案例,則如過江之鯽。

      比如,申通快遞作價169億元借殼艾迪西,艾迪西連續收獲13個漲停,漲了245%;七喜控股干了10年,市值還不到百億,分眾傳媒作價457億元借殼公司上市,市值很快增長至1600億……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2016年舉牌大潮中,私募、產業資本、財務公司等成為主力軍,專門收購一些業績一般甚至不好的殼公司,所為何來?利從殼中求也。

      瘋狂炒殼的危害至少有三:一是扭曲了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好公司的價值得不到體現,而業績差的公司反而趨之若鶩,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應。二是加大了二級市場的波動和風險,資本玩家利用內幕消息炒作一些殼公司,虛虛實實之間,股價大起大落。三是損害了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在“烏雞變鳳凰”的故事中,盡管少數散戶也能憑運氣分一杯羹,但大多數的散戶只能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監管要給力,制度要更給力

      在很大程度上,龍薇傳媒放棄高杠桿買殼,是監管趨嚴、各方博弈的一個結果,說明政策效應顯現。

      我們關心的是,這樣的失敗,是一個孤例,還是會成為一種慣例?

      需要追問,為什么會有殼資源的奇貨可居?很顯然,殼的價值就等于IPO批文的價值。當IPO排隊企業達800家,上市要等3年,再加上中概股回歸,這形成了殼資源僧多粥少、供不應求的局面。

      證監會有很多監管舉措打擊炒殼行為,但更重要的是要進行制度建設。找到炒殼現象的根源,從供需兩端對癥下藥,才能真正消除炒殼的現象,杜絕炒殼的危害。

      供給側的發行制度改革,是對炒殼現象的釜底抽薪之策。自從2016年3月,證監會加快了新股發行數量的步伐,下半年每月核發批文數量幾乎都是上半年2倍以上。按照劉士余的說法,IPO數量上去了,“殼”的價格不就下來了嗎?他還表示將用2~3年解決“堰塞湖”的問題。曾經的“囤殼王”中科招商在短短4個交易日中,宣布擬清倉8家上市公司的持股,顯示殼價值正在褪色。

      2月17日,證監會宣布調整再融資規則,則進一步從需求側限制炒殼的利益空間。因為炒殼之風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正因為部分上市公司存在過度融資傾向,非公開發行定價機制選擇存在較大套利機會。

      如果再融資不再那么輕松容易和隨便,就等于炒殼也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供需兩端齊頭并進,是消除炒殼之風的治本之策。監管需要給力,制度需要更給力。在這個意義上,萬家文化收購失敗,具有了標志性的意義,它也許預示著某種轉折和轉型。

      沒有了炒殼,也就沒有了在炒殼中明星IP證券化的趙薇,這對資本市場和電影市場都是幸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評論員傅克友每經編輯姚治宇 趙薇控股的龍薇傳媒收購萬家文化再生變故:轉讓總價款由30.6億元調整為5.29億元,控股變參股。這既在意料之內,也在情理之中。 所謂意料之內,可以看作是監管層采取措施抑制過度融資、頻繁融資和殼資源炒作,殼資源價值不再、政策效應起作用的一個順理成章的結果;所謂情理之中,是在輿論關注之下,經過各種利弊權衡,當事人不得不做出一個更加理性的選擇。 關注萬家文化收購事件,不是因為“小燕子”趙薇的明星身份,而是因為它是中國A股市場瘋狂炒殼現象的一個標本。這樣一個并不成功的標本,正好處在了當下中國資本市場的關鍵點和轉折點,從而具有了標志性的意義。 沒有趙薇,也可能有張薇、李薇 萬家文化收購案中,當事人是不是趙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個“殼”。 履歷表明,萬家文化則是一家典型的“殼公司”,具有“賣殼為生”的傳統?!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哒{查,全面起底了這家“不是正常企業”的企業,發現它業績承壓,主業空心化、業務頻繁變更。 資本市場上的萬家文化何以存在?在于它的殼資源。趙薇為什么收購?也是因為它的殼資源。30.6億元的出價占股權29.135%,代表的是這個殼的價值,而且還只是殼價值的一部分。 待價而沽的萬家文化,是中國資本市場“殼公司”層出不窮的一個縮影。在IPO困難、排隊眾多,以及退市機制不健全的背景之下,只因為它們擁有上市公司地位,就可以在一級市場坐地起價。 有研究機構對去年30個控制權協議轉讓案例進行統計發現,協議轉讓的價格從折價50%到溢價200%不等,對應的上市公司市值中位數在62.46億元。供需失衡之下,百億殼價也屢見不鮮。 比如,2016年4月8日,深圳惠程實際控制人,轉讓持有的11.1%股權,停牌前價格為8.89元/股,轉讓每股價格卻高達19元/股,溢價114%。 以此對照,趙薇30億元收購一個殼,也并不離譜。對萬家文化來說,即便沒有趙薇,也可能有張薇、李薇對它進行收購。 2016年劉士余履新證監會主席之后,抑制炒殼政策信號明顯,但不能否認,“殼公司”加緊變現的現象,在2016年廣泛存在。2017年以來,包括海越股份、四川金頂、東北電氣、昌九生化、哈空調、英特集團和重慶燃氣等多家公司發布了控制權轉讓公告。 殼的游戲還在繼續。 殼價瘋狂,炒殼更瘋狂 一級市場上,杠桿買家砸下巨資高溢價買殼,更大的危害卻在二級市場。 這場炒殼游戲的參與各方,包括資本掮客、殼公司的原大股東、借殼公司大股東,以及二級市場的散戶投資者。其中,資本掮客在二級市場上拿到足夠籌碼,聯手上市公司策劃并購重組,炒高股價后獲利退出。殼公司原大股東,享受到極高的溢價;注入資產的股權受讓方,獲得了自由退出的渠道。至于散戶參與者,可能是最后的冤大頭。 龍薇傳媒控股萬家文化折戟沉沙,二級市場上的炒殼也就暫時告一段落。而資本市場上收購成功、炒殼成功的案例,則如過江之鯽。 比如,申通快遞作價169億元借殼艾迪西,艾迪西連續收獲13個漲停,漲了245%;七喜控股干了10年,市值還不到百億,分眾傳媒作價457億元借殼公司上市,市值很快增長至1600億……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2016年舉牌大潮中,私募、產業資本、財務公司等成為主力軍,專門收購一些業績一般甚至不好的殼公司,所為何來?利從殼中求也。 瘋狂炒殼的危害至少有三:一是扭曲了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好公司的價值得不到體現,而業績差的公司反而趨之若鶩,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應。二是加大了二級市場的波動和風險,資本玩家利用內幕消息炒作一些殼公司,虛虛實實之間,股價大起大落。三是損害了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在“烏雞變鳳凰”的故事中,盡管少數散戶也能憑運氣分一杯羹,但大多數的散戶只能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監管要給力,制度要更給力 在很大程度上,龍薇傳媒放棄高杠桿買殼,是監管趨嚴、各方博弈的一個結果,說明政策效應顯現。 我們關心的是,這樣的失敗,是一個孤例,還是會成為一種慣例? 需要追問,為什么會有殼資源的奇貨可居?很顯然,殼的價值就等于IPO批文的價值。當IPO排隊企業達800家,上市要等3年,再加上中概股回歸,這形成了殼資源僧多粥少、供不應求的局面。 證監會有很多監管舉措打擊炒殼行為,但更重要的是要進行制度建設。找到炒殼現象的根源,從供需兩端對癥下藥,才能真正消除炒殼的現象,杜絕炒殼的危害。 供給側的發行制度改革,是對炒殼現象的釜底抽薪之策。自從2016年3月,證監會加快了新股發行數量的步伐,下半年每月核發批文數量幾乎都是上半年2倍以上。按照劉士余的說法,IPO數量上去了,“殼”的價格不就下來了嗎?他還表示將用2~3年解決“堰塞湖”的問題。曾經的“囤殼王”中科招商在短短4個交易日中,宣布擬清倉8家上市公司的持股,顯示殼價值正在褪色。 2月17日,證監會宣布調整再融資規則,則進一步從需求側限制炒殼的利益空間。因為炒殼之風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正因為部分上市公司存在過度融資傾向,非公開發行定價機制選擇存在較大套利機會。 如果再融資不再那么輕松容易和隨便,就等于炒殼也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供需兩端齊頭并進,是消除炒殼之風的治本之策。監管需要給力,制度需要更給力。在這個意義上,萬家文化收購失敗,具有了標志性的意義,它也許預示著某種轉折和轉型。 沒有了炒殼,也就沒有了在炒殼中明星IP證券化的趙薇,這對資本市場和電影市場都是幸事。
      萬家文化 趙薇 殼的游戲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 亚洲日本乱码一区二区在线二产线| 成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入口| 国产美女亚洲精品久久久综合| 久久99亚洲综合精品首页| 亚洲免费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系列|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亚洲αv在线精品糸列| 亚洲熟妇丰满多毛XXXX| 亚洲午夜精品一级在线播放放|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精品 美利坚| 亚洲一区日韩高清中文字幕亚洲| 国产性爱在线观看亚洲黄色一级片|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软件| 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青青| 日韩在线视精品在亚洲| 激情小说亚洲图片| 男人天堂2018亚洲男人天堂| 亚洲欧美日韩自偷自拍|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专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男人第一无码aⅴ网站| 色天使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站| 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亚洲国产片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