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8-26 20:12:58
8月26日,中銀銀行舉行了2016年半年度業績發布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集團實現歸屬該行股東的凈利潤236億元,同比增長4.49%。談及百信銀行,該行行長孫德順回應表示,目前,監管部門已正式受理百信銀行的直銷銀行獨立法人試點申請。但考慮到是金融牌照,又是一種新型銀行,可能還要經過一個過程,相信很快就能有結果。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朱丹丹
上市銀行的半年報逐漸出爐。
8月26日,中銀銀行舉行了2016年半年度業績發布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集團實現歸屬該行股東的凈利潤236億元,同比增長4.49%。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該行在不良方面實現“一升一降”。數據顯示,報告期內,該行不良貸款余額385.20億元,比上年末增長6.85%;不良率為1.40%,比上年末下降0.03個百分點。
對此,中信銀行行長孫德順表示,針對不良的出現,該行進一步加強風險管控的力度,調整信貸的投向。現在確定了新的投向為“三大一高”(大行業、大客戶、大項目、高端客戶為主體的客戶營銷體系),加強風險文化建設。
談及百信銀行,孫德順回應表示,目前,監管部門已正式受理百信銀行的直銷銀行獨立法人試點申請,中信銀行正按照監管要求推進各項工作。從目前情況來看,各方還是支持的。但考慮到是金融牌照,又是一種新型銀行,可能還要經過一個過程,但相信很快就能有結果。
此外,記者還注意到,中信銀行昨晚還公告稱,該行擬發行可轉債總額為不超過人民幣400億元。募集資金將用于支持未來業務發展,在可轉債轉股后按照相關監管要求用于補充本行核心一級資本。
不良實現“一升一降”
目前,我國經濟進入“L”型發展階段,銀行利潤增速普遍下滑,行業發展面臨較大挑戰。
8月25日,中信銀行發布的半年報顯示,該行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82億元,同比增長11.66%;歸屬本行股東凈利潤236億元,同比增長4.49%。經營業績穩步提升。
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報告期內,該行不良貸款余額385.20億元,比上年末增長6.85%,不過,不良率比上年末下降0.03個百分點,降至1.40%。撥備覆蓋率156.99%,比上年末下降10.82 個百分點;貸款撥備率2.20%,比上年末下降0.19個百分點。
“從2013年以來,我行是比較早在同業暴露不良資產的,針對不良的出現我行進一步加強風險管控的力度,調整信貸的投向。現在確定了新的投向為‘三大一高’(大行業、大客戶、大項目、高端客戶為主體的客戶營銷體系),加強風險文化建設。“孫德順分析指出,在(2013年)那個時期,從行業指導、行業投向以及風險偏好上做了一些工作。一是批發零售業貸款的占比在下降,這一塊是產生不良貸款的主要行業。也是這次整個經濟發展放緩以后,或者經濟轉型當中對批發零售業帶來的巨大壓力。二是對制造業進行投放調整,傳統制造業或低端制造業在轉型過程當中必然被淘汰。隨著經濟增速的放緩低迷需求的狀態,批發零售的增長也會受到影響,盈利能力也在下降,所以這個行業出現不良也是正常的。
半年報顯示,從企業方面來看,中信銀行不良貸款主要集中在批發和零售業、制造業, 不良貸款余額占比 70.76%;從區域來看,不良貸款主要集中在環渤海、中部和長三角地區, 占比 67.25%。
對此,孫德順坦言,“批發零售業是不良貸款產生最主要的行業。加大這方面控制的同時,加大力度選擇一些新的、能夠抵御經濟放緩的一些資產,所以我們投放一些‘三大一高’的行業,遏制了不良的新增。”同時,加大對區域不良的控制。
那么, 對于中國銀行業來說,不良是否到了一個拐點呢?
“銀行業的不良貸款增加,都是隨著整個實體經濟的發展趨勢(變化的)。實體經濟好了,整體銀行資產質量也會好。如果僵尸企業都除清了,可能銀行不良貸款就到底了。現在不好下拐點的結論,但從趨勢上看,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整個銀行業經營出現的風險事件告訴我們,不良資產控制壓力和銀行資產損失的現象,可能還需經過一段時期檢驗。”孫德順坦言。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一些銀行的票據風險事件頻發。近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獲悉,監管層發文要求重點排查違規經營和違法犯罪高發的存款、信貸、票據、同業、理財和代銷等業務領域。
對此,中信銀行副行長張強分析指出,今年中國票據市場出現了很多操作風險及相應的市場風險。主要原因是,票據作為商業銀行的一個主要的業務品種,一直是線下交易,沒有一個統一的市場,產品控制環節以及授信環節容易出現風險。央行正在組織商業銀行,大概十多家,在上海要建一個中國票據交易市場。這個市場建好后,交易能夠在大的市場和交易平臺上進行,同時紙票將逐步過渡到電票。根據今年的市場情況,票據業務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集中化管理。
據悉,今年中信銀行對票據中心進行了重新的優化,分為五個區域,涵蓋了五個主要的經濟區,在這些區域建立分中心,把票據的交易實施集中管理,而這些原來都是分散在所有的分行,容易出現操作風險。
張強進一步表示,票據業務發展方面,該行也堅持對交易對手進行管理,實行白名單制,對一些資質不好的商業銀行,地域級的農村商業銀行,對票據的轉入采取非常嚴格的手段。對票據資產也做了自查。從目前來看,自查是沒有什么存量風險,增量方面也做了集約管理。
正按監管要求推進百信銀行各項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去年11月,中信集團旗下中信銀行與百度發起設立直銷銀行,定名為“百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首家獨立法人直銷銀行,與之前各家銀行設立的直銷銀行有本質不同。此后,百信銀行的進展備受關注。
今年3月,中信銀行方面曾在業績發布會上透露,百信銀行已向銀監會提出申請,銀監會已經受理,不過作為國內首家獨立法人模式的直銷銀行,百信銀行可能還需要等待國務院的審批。
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來,很多民營銀行已經獲批籌建。而作為直銷銀行而設立的百信銀行則遲遲未有新動作。
對此,孫德順今日回應表示,“百信銀行,一方面我們要適應法律法規,另一方面法律法規也能支持我們。目前,監管部門已正式受理百信銀行的直銷銀行獨立法人試點申請,我行正按照監管要求推進各項工作。”
他還進一步透露,最近其也去了一趟監管部門,從目前的反映來看,各方還是支持的。這個牌照,不像一個簡單的企業牌照,是一個金融牌照的取得,又是一種新型銀行,可能還要經過一個過程,但相信很快就能有結果。
此外,今年6月30日,中信銀行發布董事會議決議公告,副行長孫德順將成為新任行長。那么,下半年,這位新上任的行長又將如何布局呢?
據悉,2015年中信銀行設置了這樣一個規劃,確定了2015年到2017年的三年發展目標、市場定位、盈利模式和競爭策略,規劃期內,中信銀行將圍繞“一個中心、兩個導向、三大板塊、四大目標、五個定位、六大支點”的戰略。
“戰略是不能調整的。不過,我們運行了一年半以后,發現有些在運行過程中,可能需要加強的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對所有的客戶,所有的資產負債配置,激勵機制,都存在著一個做實、做深、做透、做特色、做差異化的問題。這個戰略還需要進一步的加深,以應對現在市場的變化。第二,加強對宏觀經濟的研究和未來經濟走勢的研判,我們可能要主動加強資產負債的擺布;要針對公司、零售、金融市場三大業務板塊做更細化的工作。比如公司業務未來怎么發展?零售業務怎么樣能夠體現最佳融資服務。此外,資金資本市場業務上怎么樣進一步做細、做深、做透。“孫德順坦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