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5-05 01:09:43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福建自貿區目前已確立了88項機制創新試驗項目,其中對臺項目20項;確立了98項擴大開放試驗項目,其中62項僅對臺開放。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李婷 發自廈門
◎每經記者 李婷 發自廈門
“率先推進與臺灣地區投資貿易自由”已經寫進福建自貿區“任務清單”。如今,圍繞這一任務的“政策禮包”正在密集發放?!睹咳战洕侣劇酚浾攉@悉,福建自貿區目前已確立了88項機制創新試驗項目,其中對臺項目20項;確立了98項擴大開放試驗項目,其中62項僅對臺開放。
昨日,福建當地媒體報道,針對福建自貿區建設,國家工商總局提出12條意見,內容涉及企業登記制度及對臺資企業等方面。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貿學院院長黃建忠認為,工商總局12條意見在對臺方面有較大的突破。
將改革企業名稱登記制度
近日,國家工商總局提出12條意見支持福建自貿區建設。
在企業登記制度方面,工商總局將支持福建自貿區開展企業名稱登記制度改革試點。
具體政策內容包括在福建自貿區內,子公司達到3家的企業設立集團,將不再受注冊資本最低限額條件限制,企業可直接申請在名稱中使用“集團”或者“(集團)”字樣,無需向登記機關申請頒發企業集團登記證;除涉及前置審批事項或者企業名稱核準與企業設立登記不在同一機關的以外,企業名稱可以不再實行預先核準等。
此外,還將支持福建自貿區開展“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在營業執照上加載組織機構代碼和稅務登記號,條件成熟后,實行“一照一號”登記制度;推行電子營業執照和全程電子化登記管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在此政策出臺前,福建自貿區已經實施了“三證合一”的制度改革,并在廈門片區率先進行了“一照一號”制度先行先試的探索。截至4月23日,廈門片區共發出193張“一照一號”營業執照。
4月22日,李克強總理在廈門自貿區考察時,最感興趣的便是將工商、質檢、稅務“三證三號”合并為“一照一號”的改革探索。其表示,這將大大便利市場主體,也是商事制度改革最硬的骨頭。廈門自貿區要當好改革先行者,推動全國年內實現“一照一號”。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工商總局的12條支持政策最大的亮點在于對臺政策方面。
民盟廈門市委經濟與城市建設委員會副主任、高級經濟師龔小瑋認為,開展臺灣居民個體工商戶的登記注冊工作、取消廣告企業從事戶外廣告經營發布活動的審批、允許臺資企業設置戶外廣告時使用繁體字等政策,將對吸引臺資企業入駐提供極大便利。此外,國家工商總局的意見還提出了相應的企業退出簡化機制——福建自貿試驗區內將試行對未開業外商投資企業以及無債權債務外商投資企業實行簡易注銷程序,這也是福建自貿區先行先試的亮點。
工商總局四度出臺支持政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國家工商總局先后在2006年、2008年、2009年和2012年四次出臺了支持海西和平潭發展的政策措施。
2006年12月22日,國家工商總局出臺《關于支持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意見》,內容包括放寬市場準入條件、擴大閩臺貿易合作等六方面26條措施;2008年12月19日,國家工商總局出臺《進一步支持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意見》,在2006年26條措施基礎上,再推出15條扶持政策;2009年11月27日,國家工商總局和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布《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意見>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聯席會議紀要》;2012年10月30日,國家工商總局《關于支持平潭綜合實驗區開放開發 促進兩岸交流合作的意見》再次提出16條措施。
黃建忠指出,從此次國家工商總局提出的12條意見內容來看,更多是對過去政策上的合理順延,這是借助自貿區擴圍的時機,鼓勵先行先試,為臺資企業的進入提供更多便利。
一位不愿具名的證券分析師認為,“推進與臺灣地區投資貿易自由”成為福建自貿區區別于上海等自貿區的最大特色。而且相對于上海自貿區著重推進制度建設,福建自貿區還有更多的政策紅利,這對福建區域內上市公司廈門空港(600897,SH)、廈門港務(000905,SZ)、建發股份 (600153,SH)、象嶼股份(600057,SH)、福建高速(600033,SH)、大名城(600094,SH)等構成實質性利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