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02 00:31:0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夏冰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夏冰 發自上海
鋼鐵企業終于從前幾個月的陰霾中走了出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7月1日)注意到,今年國內重點鋼企首次實現整體扭虧。中鋼協數據顯示,今年5月,國內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3166.55億元,環比下降0.53%;實現利潤28.47億元,環比增長1.32倍。
Wind數據也顯示,截至6月29日,A股共有15家鋼企發布了上半年業績預警。讓人意外的是,行業寒冬期,多數企業均實現盈利,10家鋼企上半年實現業績續盈或者預增。
這意味著,此前中鋼協預計的國內大中型鋼企今年將首度真正實現扭虧或將成為事實。對此,富寶資訊鋼材分析師宋海清認為,在產能嚴重過剩和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實現盈利主要是因為今年以來鐵礦石價格不斷下跌,成本下移。但這或將致使鋼企出現不思進取的狀態,走入“僅靠僥幸的原料下跌”來實現盈利的不可持續道路上,不利于化解過剩產能。
年內首度整體扭虧/
鋼鐵業內分析師表示,相較于鋼價在5月份的低迷,鋼鐵產業原料價格在5月后的大幅走低,使得整體鋼企生產成本出現明顯下滑,鋼廠的生產成本下移成為鋼企扭虧的主要因素。
中鋼協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4月,會員鋼鐵企業累計實現利潤-11.40億元,同比減少44.21億元,虧損面達37.5%。今年5月,我國大中型鋼企實現銷售收入3166.55億元,環比下降0.53%,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28.47億元,環比增長1.32倍。
“此次鋼企得以扭虧,與近期鐵礦石價格的下跌不無關系。對于鋼廠來說,成本跌幅大于鋼材跌幅,是當前鋼廠盈利加大的主要原因。”生意社鋼鐵分社主編何杭生對記者指出。以鐵礦石-螺紋鋼產業鏈來看,據生意社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鐵礦石價格下跌28.79%,而螺紋鋼僅下跌了10.01%,這樣的形勢直接造就了國內鋼鐵行業以往 “鋼價漲一成,礦價漲三成”的反向變化。
鐵礦石遭遇滑鐵盧,使得國內鋼企盈利能力普遍提高,鋼廠的開工率開始回升。
中鋼協據統計數據顯示,全國163家鋼廠中,當前就有近六成的鋼廠盈利,且從4月底開始,高爐開工率就保持在87%~88%左右。
“成本礦價的大跌,鋼廠利潤的回升,不僅催生了部分中小鋼廠的復產,也給鋼鐵行業帶來了福音,資金緊張局面會有所緩解。”何杭生認為。同時,鋼廠若復產加劇,將進一步導致鋼材供應加大。“當前,國內鋼企實現真正扭虧的時機可謂正當時。”
何杭生認為,這不僅可以讓鋼企對下半年的排產和銷售計劃作出調整,也能給低迷的鋼市帶來利好,更能讓銀行等金融機構看到,鋼鐵行業不是一個“老態龍鐘的老人”,而是一個“需要減肥“的胖子,對鋼鐵企業本身的授信程度也會逐漸放寬。
恐難化解過剩產能/
盡管部分鋼企實現真正扭虧的局面使得其生產積極性不減,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粗鋼產量繼續保持攀高局面,或將拖延鋼企自救之路。這樣的局面也將致使鋼企或將出現不思進取,走入“僅靠僥幸的原料下跌”來實現盈利的不可持續道路。
宋海清表示,“鐵礦石價格不會一直向下,近期普世鐵礦石指數已從89美元/噸反彈至93美元/噸。鋼企不依靠創新和調整產品結構來實現盈利,僅靠僥幸的原料下跌實現盈利是不可持續的。”
何杭生也對記者指出,鋼企盈利回升,行業利空也逐漸顯現,即鋼廠產鋼速度或許會加快,這將進一步導致鋼廠及鋼材社會庫存壓力的增加,進而催生鋼價的下滑;近期礦價已經隱有止跌企穩態勢,那么,鋼企的盈利行情在下半年或將再次消失,扭虧將成為真正的“曇花一現”。
對于國內鋼鐵企業如何才能實現行業回暖,何杭生稱,若僅靠“縮減成本”一項,已顯得“杯水車薪”。鋼企應在產能淘汰,環保改革;結構重組,轉型升級;產品提質,產量控制;縮減內銷,加大出口等諸多方面一起發力,才能真正實現全行業扭虧。
《《《
相關新聞
6月鋼鐵PMI升至48.3% 鋼價有望止跌企穩
每經記者 夏冰 發自上海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7月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鋼鐵行業PMI指數為48.3%,較上月回升1.9個百分點,顯示出在宏觀經濟企穩回暖的局面下,鋼鐵行業形勢略有改善。
西本新干線高級研究員邱躍成認為,當前鋼價已跌至歷史最低點,隨著鋼價持續回落,市場信心也已跌到底,進入7月份后資金壓力將有所緩解,預計國內鋼價將企穩并小幅反彈。
6月鋼鐵業PMI指數分項指數中,鋼鐵行業購進價格指數觸底反彈,但力度有限。當月較5月份回升1.4個百分點至27.5%,已連續數月處于50%以下的收縮區間。
從鋼企生產情況來看,記者發現,由于鐵礦石、焦炭等原料價格大幅下跌,進入二季度后鋼鐵企業總體扭虧為盈,刺激了鋼企的生產熱情。
邱躍成指出,當前全球鐵礦石市場供求嚴重失衡,國內港口鐵礦石庫存已達到1.137億噸,同時由于資金緊張,鋼廠對原材料價格的打壓卻繼續加力,多數鋼廠放棄長協礦,轉而進入現貨市場采購,且為加速資金周轉,紛紛降低了鐵礦石等原料的庫存周期。
“當前礦石、焦炭等價格仍處于波動觸底的過程中,市場并未完全顯現觸底筑基的跡象,后期鋼價的成本支撐依舊不足。在鐵礦石、鋼坯、焦煤等原材料價格持續走弱的背景下,鋼廠盈利面繼續擴大,短期來看鋼企生產積極性不減,后市產量仍將居高不下。”邱躍成指出。
盡管鋼廠生產熱情頗高,但鋼企的去庫存化仍顯艱難。記者注意到,6月份,鋼鐵行業產成品庫存指數結束兩連升出現下降,但幅度有限,仍處56.4%的高位。
“今年前6個月產成品庫存指數一直處于擴張區間。”邱躍成指出,這顯示出鋼鐵企業庫存壓力較大,去庫存化艱難。中鋼協數據顯示,截至6月中旬末,重點企業鋼材庫存為1511.3萬噸,較上旬增加4.0%,較去年同期增長11.5%。
“目前,全國鋼廠庫存已高出市場庫存接近200萬噸,反映出鋼貿商主動去庫存意愿較強,蓄水池功能已基本喪失,傳統的鋼廠代理制逐步消亡。”邱躍成表示。
“當前國內鋼市基本面依舊低迷,供給高位、需求低迷的根本矛盾并未化解,加之在資金緊張、成本支撐不足的局面下,后市鋼價仍難以樂觀。”不過,邱躍成認為,當前鋼價已處于歷史低位,近期微刺激政策不斷,市場信心出現好轉。
邱躍成強調,當前鋼價已跌至歷史最低點,隨著鋼價持續回落,市場信心也已跌到底,且進入7月份后資金壓力將有所緩解,預計國內鋼價將企穩并小幅反彈。不過,鋼鐵產量繼續高位運行、房地產市場不景氣以及行業資金問題仍在發酵等因素,依然會對鋼市走勢形成抑制作用,預計鋼價反彈幅度有限。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