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4-01-20 08:44:45
本報記者劉楊
上周,美國實體經濟2013年12月的多項重要經濟數據相繼出爐。正如市場所期待的那樣,數據總體顯示美國經濟現有增長勢頭強勁。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實體經濟的現有增勢及預期在繼續激勵美國金融市場向好的同時,也將進一步迫使美聯儲加速削減量化寬松(QE)政策規模的步伐。
最新經濟數據表現良好
2013年12月美國經濟狀況的一系列重要數據是由當月全美零售銷售數據開啟的,美國商務部1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12月,全美零售銷售環比增長0.2%,優于0.1%的預期中值;與此同時,扣除汽車業的當月零售銷售數據環比增長0.7%,為10個月以來最大漲幅。
隨后在15日,美國勞工部宣布,2013年12月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同比增長0.4%,不僅告別了三個月來的下滑勢頭,其增幅還達到了2013年6月以來最高水平;而16日出爐的當月全美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則同比增長1.5%,這也意味著2013年美國全年核心CPI同比增幅達到1.7%,兩項數據均符合預期。
上周一系列數據中相對最為消極的便是周五與投資者見面的2013年12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該數據初值為80.4,低于83.5的預期中值,而實際數據與預期數據的這一差距幅度則創8年來最大。在分項指數中,現況指數和預期指數均較上月出現下滑,也是2012年10月以來的第一次。
加速削減QE幾率增大
美國媒體指出,消費者信心指數不佳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圣誕、新年購物季之后中低收入家庭削減消費計劃所拖累,不足以對上周其他數據所顯示的美國實體經濟強勁增長態勢提出質疑。
需要強調的是,2013年全美PPI增幅僅為1.2%,為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最低水平。美國媒體指出,考慮到受季節因素影響的PPI數據同比變化情況更能反映經濟狀況,2014年全年的PPI增幅數據有望保持高水平。
即將卸任的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也在16日的任內最后一次公開講話中,針對剛剛出爐的全美CPI數據評論稱,無論是1.5%的當月增幅還是1.7%的全年增幅,兩項數據均遠遠不及美聯儲早先設定的2%通脹率的目標。這意味著,美國實體經濟在最終聽到寬松貨幣政策徹底終結的“鑼聲”前,還有較大增長潛力。
美國媒體指出,盡管結束“零利率”的時間更有可能出現在2015年,但美聯儲削減QE政策規模已成事實;而在上周連續的利好數據以及美聯儲褐皮書積極預期的多重因素推動下,該機構在本月底貨幣政策會議上加速削減QE的可能性已經超過50%。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