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09 09:01:30
|2025年10月9日 星期四|
NO.1 國聯民生香港子公司獲批重要業務牌照
近日,國聯民生證券官方微信號發文稱,國聯民生證券香港子公司于10月3日正式獲得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核發的交易權牌照。此次獲牌后,國聯民生證券將充分發揮“牌照賦能+區位優勢”的雙重價值,深度聯動多方資源,構建“投行+交易+托管”的協同服務體系。今年以來,香港證券市場交易火熱,券商經紀及投行業務迎來爆發。根據香港證監會9月29日最新公布的上半年證券業財報,今年上半年,香港證券業凈利潤在不斷創新高的交易額帶動下環比增加14%,增速最明顯的業務收入是交易凈傭金收入和投資銀行業務收入,分別為23%、33%,虛擬資產交易的傭金收入1.28億港元。
點評:國聯民生香港子公司獲SFC交易權牌照,將強化其“投行+交易+托管”協同能力,提升跨境業務競爭力。此舉契合香港證券市場交易活躍、投行業務高增長的趨勢,或推動公司業績釋放。對券商板塊而言,牌照擴容或引發市場對中小券商國際化布局的關注,板塊情緒或受提振。整體來看,香港市場活躍度提升及政策支持,有望增強中資券商的估值吸引力,為A股金融板塊帶來積極預期。
NO.2 南京證券50億定增過會,傳遞何種信號?
近日,南京證券不超過50億元的定增方案獲得上交所審核通過,為券商再融資市場再添關鍵信號。上交所官網顯示,南京證券50億元定增計劃已于9月29日過會,標志著這場歷時超2年的資本補充計劃正式落地。作為年內第三家定增過會的券商,南京證券此次進展并非個例。今年以來,天風證券、中泰證券的定增方案已陸續獲得上交所審核通過;另有東吳證券、指南針等也在同步推進定增方案,多家券商對定增計劃的更新,進一步釋放出券商再融資市場“破冰”信號。
點評:南京證券50億定增過會,釋放券商再融資回暖信號。對公司而言,資本補充將提升抗風險能力和業務拓展空間,或重塑市場估值預期。行業層面,多家券商定增推進顯示監管對資本中介業務的支持,中小券商或加速分化。整體看,券商板塊資本實力增強有望提振市場信心,但需關注資金投向效率及行業競爭格局變化。投資者宜關注資本補充與業務協同的落地效果。
NO.3 52只權益類基金長假后“同臺競技”
數十只新基金整裝待發。據統計,截至10月8日,根據已發布的基金份額發售公告,自10月9日開始,將有68只基金陸續啟動發行。其中,僅10月9日,就有23只新基金集中發行。
點評:節后基金發行市場顯著升溫,52只權益類基金同臺競技,68只新基金整裝待發,顯示機構對后市信心增強。此舉將為市場注入增量資金,尤其利好科技、消費等成長板塊,相關個股或迎估值修復。對整體市場而言,新基金密集發行有望提振情緒,但需關注資金流向及市場承接能力,短期或加劇板塊分化。投資者應關注基金配置方向,把握結構性機會。
NO.4 兩連板國盛金控:公司經營情況正常,無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
10月8日,國盛金控公告稱,公司股票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0%,屬于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情形。經自查,公司前期披露的信息無需要更正補充之處,近期公共傳媒未報道可能對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未公開重大信息,公司經營情況及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無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董事會確認公司目前沒有根據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等有關規定應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項。
點評:國盛金控發布異動公告澄清經營正常,但市場對其股價異動的關注或反映資金對金融板塊的短期博弈情緒。盡管公司否認重大事項,但此類公告往往難以完全消除市場猜測,需警惕非理性交易風險。金融板塊近期受政策預期影響波動較大,個股異動可能加劇板塊分化。整體來看,市場情緒仍受宏觀因素主導,投資者需理性看待短期波動,關注基本面與政策面的實質性變化。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