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9 20:11:17
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表示,在供給側,圍繞“人工智能+”教育、醫療、養老、出行等重點領域,支持企業積極開展試點示范,遴選優秀范例予以宣傳推廣,打造更多實用、好用、用戶愛用的新產品和新應用。在需求側,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行業應用場景開放作為牽引,創新消費補貼方式,加快推動智能終端、智能體賦能千行百業、走進千家萬戶。
每經記者|周逸斐 每經編輯|陳星
9月2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9月份新聞發布會。
近期,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終端、智能體等應用普及率超70%。設定這一目標有何用意?將采取哪些措施來實現這一目標?
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聞發言人李超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上述問題時表示,將從供需兩端同步發力,推動市場擴容。
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9月份新聞發布會 每經記者 周逸斐 攝
李超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提升生活品質,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和應用需求雙向奔赴是開展“人工智能+”行動的初心。新一代智能終端、智能體可以自主感知數據、信息、環境,自主進行任務規劃、決策和執行,可以說是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落地的直接載體。
比如,工業質檢機器人可以自主檢測缺陷、分離殘次品,極大提升生產效率;智能家居機器人可以自動調節溫度、濕度、采光,自動完成地面清潔,有效提高生活品質;智能可穿戴健康設備可以隨時為我們進行“微體檢”、自主開展慢病管理,成為身體健康的貼身守護者;智能安防機器人可以自主巡邏、識別危險、開展應急處置,提供全天候安全守護。
因此,《意見》將新一代智能終端、智能體的應用普及作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的重點內容,并提出到2027年的應用普及率目標,明確了努力方向,必將推動人工智能技術更多更好服務于生產生活。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按照《意見》部署要求,會同有關部門,從3個方面推動新一代智能終端、智能體加快應用普及。
第一,構建導向明確、尊重規律、規范發展的政策環境。制定政策指引,圍繞技術支撐、應用推廣、安全治理等方面提出原則導向和具體工作要求,加快基礎技術、安全可信、互聯互通、行業應用等標準研究,制定互信互認共用的技術標準和產業規范,建立用戶導向的評估體系,為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環境,助力更多好企業、好應用脫穎而出。
第二,協同推進技術攻關和開源共享,加快創新步伐。支持人工智能企業與各行業龍頭企業協同創新,開展從基礎功能到復雜場景的漸進式應用驗證,合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持續推進開源體系建設,依托龍頭企業、高校院所,打造開源平臺,推動大模型、數據集等共建共享共用,培育發掘優質開源創新創業項目,形成開源示范效應。
第三,供需兩端同步發力,推動市場擴容。在供給側,圍繞“人工智能+”教育、醫療、養老、出行等重點領域,支持企業積極開展試點示范,遴選優秀范例予以宣傳推廣,打造更多實用、好用、用戶愛用的新產品和新應用。在需求側,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行業應用場景開放作為牽引,創新消費補貼方式,加快推動智能終端、智能體賦能千行百業、走進千家萬戶。
8月份部分經濟指標出現了波動,在消費增速放緩、投資增長乏力、出口面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全年經濟增長目標能否按計劃實現?
李超表示,從全局全貌看,盡管面臨外部壓力,但在宏觀政策持續發力等因素帶動下,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
從供給側看,生產平穩增長,制造業、服務業的重點領域增勢良好。8月份,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8.1%、9.3%,比工業增加值整體增速快2.9個、4.1個百分點,集成電路、航空航天設備、工業機器人、民用無人機、新能源汽車等領域保持快速增長。
8月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3%
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5.6%,住宿餐飲業生產指數增速比上月加快,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增勢良好。
從景氣程度看,工業企業利潤明顯改善,1~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由負轉正,從1~7月的同比下降1.7%轉為增長0.9%,單月增速由7月份的下降1.5%轉為8月份增長20.4%。
1~8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0.9%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從需求側看,政策效能持續顯現,展現出較強的韌性和抗壓能力。消費方面,以舊換新相關商品零售額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前8個月全國乘用車新能源市場零售量同比增長超過20%;服務消費潛力不斷釋放,前8個月服務零售額增長5.1%。
投資方面,前8個月制造業投資增長5.1%,信息服務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34.1%、28.0%、12.6%,有力支撐產業升級發展。
外貿方面,8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3.5%,出口和進口連續三個月實現雙增長,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增長12.8%,貿易多元化成效持續顯現。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持續加強經濟監測預測預警,做好政策預研儲備,根據形勢變化及時推出。“隨著各項政策效應充分釋放,我們有信心繼續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有信心實現全年目標任務。”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