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7 00:24:43
?9月26日,七部門發布《石化化工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方案》明確,2025~2026年,石化化工行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以上。《方案》提出,要促進消費提質。提振傳統領域消費。組織石化化工產品供需對接活動,推進上游企業與下游用戶建立長期穩定合作關系。拓展新興應用。圍繞新興產業,積極拓展新能源電池材料、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特種工程塑料等應用。
每經記者|張蕊 每經編輯|陳星
9月2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發布《石化化工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明確,2025~2026年,石化化工行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以上,經濟效益企穩回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精細化延伸、數字賦能和本質安全水平持續提高,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明顯,化工園區由規范建設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黨委委員、副院長鄭寶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今明兩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規劃開局之年,在此時間節點下,石化化工行業承前啟后的穩增長需求迫切,但壓力大、任務繁重。
圖片來源:工信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產業發展部主任瞿輝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石化化工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和支柱型產業,其穩定運行對整個經濟大盤至關重要。
瞿輝提到,我國石化化工行業近年來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產品價格持續下行,導致行業利潤水平連年下滑。“這反映出單純依靠規模擴張的老路子已難以為繼,行業迫切需要解決穩增長、調結構、提效益這三大核心問題。”
《方案》明確以質量效益為中心,瞿輝認為,這意味著未來行業發展將更加注重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同時,《方案》還強調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全面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水平。
《方案》提出,2025~2026年,石化化工行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以上,經濟效益企穩回升。
鄭寶山表示,石化化工行業經濟總量大、產業關聯度高,事關工業穩定增長、經濟平穩運行。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石化化工產品生產國和消費國,2024年行業增加值占工業的14.9%,增加值增速6.6%,比工業平均水平高0.8個百分點,有效發揮了穩定工業經濟“壓艙石”作用。
他進一步闡釋,“十四五”前四年,石化化工行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4%,與GDP增速的彈性系數是1左右。2025年上半年,石化化工行業增加值增速6.6%,同期全國GDP增速5.3%,石化化工行業處于領先地位。
“為了保障工業經濟的平穩運行,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石化化工行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的目標是必要和可行的。”他說。
鄭寶山告訴記者,強調優化產能結構、提升有效供給能力是《方案》的一大亮點。
近年來,石化化工行業持續提升供給水平,但仍面臨著結構性矛盾突出、統籌防范化解產能過剩和優化供給結構壓力大等問題。
因此,《方案》提出,一是增強高端化供給。一方面是聚焦工業領域重點產業鏈需求,支持化工新材料重點領域關鍵產品攻關,加快補齊短板弱項。另一方面是聚焦具有比較優勢的大宗產品提質升級,引導建立產業上下游協同機制,由產品供應商向一體化解決方案提供者轉型。二是調控重大項目建設節奏。加強重大石化、現代煤化工項目規劃布局引導,加快天然氣提氦、海水提鉀等項目實施。
在做好化肥生產保供方面,鄭寶山表示,化肥直接關系糧食安全,保供的同時也要穩價。農民對價格敏感,因此必須確保價格穩定。文件提出優化重點化肥企業最低生產計劃、支持原料企業與肥企簽訂長協,核心在于穩定原料價格、平抑市場波動,避免大起大落。
我國化肥施用量情況
鄭寶山說,《方案》的第二大亮點是強調加速驅動轉型升級,深化智能化、綠色化、安全化改造和標準化引領。
鄭寶山表示,“十四五”以來,石化化工行業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首先,行業本質安全水平不斷提升,老舊裝置安全風險評估及分類整治工作平穩推進,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工作如期開展。
其次,綠色低碳發展水平不斷提高,重點領域能效水平持續提升,但行業碳排放量持續增長,碳減排壓力不斷加大。常規技術改造邊際效益遞減,新型減碳技術短期難以支撐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有助于優化行業綠色低碳生態,推進全產業鏈系統節能降碳。
三是已建立較為完善的標準體系,標準供給質量持續提升。要貫徹落實《標準提升引領原材料工業優化升級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標準提升引領行業供給高端化、結構合理化、發展綠色化、產業數字化、體系安全化發展。
近期幾大行業穩增長方案都提出了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本次《方案》也提出開展“人工智能+石化化工”行動。鄭寶山表示,這一是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二是流程型行業自身升級需求迫切。“AI 技術可從設計、工藝參數優化到數字孿生全流程嵌入,對降能耗、穩質量、保安全具有顯著效應。”
“強調深化拓展消費需求,挖掘傳統產業潛力和培育新興應用需求并舉是《方案》的第三大亮點。”鄭寶山說。
他表示,一方面,石化化工行業中傳統領域消費具有必需性且規模巨大,對行業消費需求增長具有較強拉動作用。提振傳統領域消費,有利于激發有潛能的消費、穩住消費增長的基本盤,對于更好發揮消費對行業增長的基礎性作用、增強內生動力、促進行業規模合理增長具有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抓住行業傳統領域消費升級的主要方向,錨定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方面的潛在消費需求,有利于培育和壯大石化化工行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強行業發展新優勢。”他說。
為此,《方案》提出,要促進消費提質。一是提振傳統領域消費。組織石化化工產品供需對接活動,推進上游企業與下游用戶建立長期穩定合作關系。二是拓展新興應用。圍繞新興產業,積極拓展新能源電池材料、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特種工程塑料等應用。三是開展非糧生物基材料典型案例征集推廣,推進綠氨、綠醇在船用燃料市場應用,加快完善綠色產品認證。
鄭寶山說,培育高質量發展載體是石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根基,是行業長期平穩運行的重要保障,化工園區和產業集群是孵化石化化工行業的特色載體。
他提到,《化工園區建設標準和認定管理辦法(試行)》發布以來,各省份化工園區認定工作不斷提速。截至2025年2月,全國共有31個省份(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展化工園區認定(復核)工作,各省份公布通過認定(復核)的化工園區已達到743家,其中年產值超千億元的超大型園區20余家。
“通過規范認定,我國化工園區整體質量明顯提高,為下階段的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但也面臨著產業鏈競爭力不足、智慧化不夠等問題。”
鄭寶山說,我國石化化工行業現有先進制造業集群以石化、煤化工產業為主導,在磷化工、精細化工、生物化工等特色化工領域培育不夠。
為此,《方案》提出,一是持續做好化工園區設立、認定、擴區、復核和問題整改。實施化工園區競爭力評價導則、智慧化評價導則。實施擴區的化工園區原則上應達到較低安全風險等級(D級)、競爭力二級及以上。二是推動化工園區聚焦主導產業擇優引進強鏈、補鏈項目。三是在石化、煤化工、磷化工、精細化工、生物化工等領域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和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