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26 22:44:56
近日,值得買科技在其9月AI進展分享會上,公開展示了自研消費智能體“張大媽”App正式版。該應用定位為“AI購物管家”,能實現多消費場景自動化處理。目前,“張大媽”用戶主要來自什么值得買主站。面對激烈競爭,值得買科技表示將憑借跨平臺能力和行業積累優勢,持續強化其獨特價值。
每經記者|李宇彤 每經編輯|董興生
從“輔助決策”邁向“自主執行”,AI(人工智能)正試圖重塑用戶購物體驗。
近日,值得買科技(SZ300785,股價40.65元,市值80.83億元)在其9月AI進展分享會上,首次公開展示了自研的新一代消費智能體“張大媽”App正式版。
據“什么值得買”(值得買科技旗下核心消費內容平臺)方面介紹,“張大媽”App在今年5月推出安卓嘗鮮版后,于9月初啟動公測,9月下旬又完成了一次版本更新。該應用定位為“AI購物管家”,可以通過自然語言交互、多模態識別和云手機代理執行等技術,實現從商品推薦、比價到一鍵價保、機票預訂等消費場景的自動化處理。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與此同時,美團、京東等大廠也瞄準了這一垂直AI應用場景,開啟卡位戰,孵化其AI助手從平臺內嵌功能走向獨立應用。美團“小美”和京東“京犀”等智能體陸續亮相,一場圍繞“AI+消費”的生態競爭悄然升溫。
行業逐步轉向Agent(智能體)化服務。在巨頭夾擊中,具有跨平臺能力的智能體“張大媽”能否找到差異化生存空間?
消費智能體“張大媽”的誕生并非一蹴而就。
9月25日,什么值得買產研中心負責人楊寧在接受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采訪時介紹,2024年,值得買科技就在主站內推出了名為“小值”的H5對話產品。但隨著Agent的發展,團隊在重新思考產品方向時意識到,單純的交互界面變化、信息整合已經不再是用戶的本質需求。
這一認知促使“小值”全面升級為“張大媽”,并有了獨立App。
9月正式上線的“張大媽”App,專注于通過云手機代理執行技術實現跨平臺操作,如一鍵價保、機票預訂等,而主站內保留的入口則更側重于基礎的信息提供和對話能力。這種“兩條腿走路”的策略,旨在應對不同用戶的需求場景。
目前來看,“張大媽”的用戶仍主要來自什么值得買主站,而這個與其智能體形象頗有反差感的名字也源于主站老用戶之間的“梗”。
據楊寧透露,對于“張大媽”App,目前還沒有做大面積拉新,自然而來的用戶每天平均啟動次數和人均會話輪次均超行業平均水平,這也驗證了產品帶來的用戶黏性。
而對值得買科技而言,更激烈的市場競爭即將到來。
9月25日,在京東全球科技探索者大會(JDD大會)上,京東宣布將把購物和生活服務入口——“京犀”作為App推出。據介紹,京犀App將作為下一代的購物和生活服務入口,用AI的技術來打通整個購物和生活服務全流程。同時,京犀App也能更了解消費者的購物意圖和商品,可以為消費者推薦最心儀的商品。
無獨有偶,9月12日,美團首款AI Agent產品“小美”App官宣開展公測。記者了解到,“小美”搭載了月初發布的美團自研模型LongCat-Flash-Chat,通過簡單的自然語言交互、內部接口調用,能夠實現原生、絲滑的外賣下單、餐廳推薦、訂座導航等本地生活服務體驗。目前,“小美”App在主流應用商店已上架。
面對擁有龐大用戶基數和平臺資源的對手,值得買科技的優勢何在?
在楊寧看來:“第一,我們能準確識別用戶消費意圖并跨平臺滿足用戶需求。如果單一平臺能力的話,我們做不到跟它們一樣的體驗,但跨平臺,很多的用戶真實訴求就會被激發。第二,優勢在于深度任務執行潛力,作為一個獨立App能獨立執行完成任務。并且,值得買有自己的行業積累優勢和對行業的理解,所以推進深度任務執行的時候有自己的獨到理解和先發優勢。”
以監控一箱礦泉水的全網最低價為例,楊寧進一步說明,單一平臺的智能體無法滿足用戶“跨平臺尋找最低價”的核心訴求。“沒法跨平臺找目標商品的低價,這個消費場景就缺了半截。”
面對“是否會面臨資源受限”的疑問,楊寧坦言,“我覺得會”,但他更看好長期趨勢。“就像為什么‘什么值得買’的一代產品能成功,從我產品人的視角總結,就在于行業演進的趨勢,這是不可逆的,用戶的需求就擺在那,不能被卡住。”
他相信:“現在行業里的內容封閉、商品信息壁壘都是暫時的,在Agent的時代,這些都會被打破。”
盡管“張大媽”App已開啟公測并積累了一批種子用戶,但其商業化仍處于探索階段。
楊寧注意到,目前在國外已經有一部分Agent跑通了其商業模式,海外用戶愿意因Agent具備解決一個復雜問題的能力進行訂閱制付費。
在他看來,一些關鍵的功能若能做到遠超用戶體驗預期,則有可能激發付費意愿。比如,一個Agent在所有電商平臺或音視頻網站拿到的權益,按月計算,折合的價值遠超用戶心理預期,用戶就有可能接受持續為這個功能或應用付費。
針對發展階段,楊寧明確表示:“至少在今年內,我們的想法都是先有用戶價值,再去思考和推進行業價值和平臺價值。”
針對未來的推進,值得買科技也有明確的方向。“接下來,我們還要認真做的是場景的豐富、基礎體驗的打磨,把產品體驗和產品的用戶增長提上來。”
一方面,技術仍是一道需要攻克的難關。目前,值得買“張大媽”智能體使用的是“云手機”技術路徑。在接收用戶指令后,則有根據指令拆解任務、與云廠商建連、以虛擬機方式登錄賬號、以多模態形式操作等多個環節。
“這個鏈路因為我們是在第一梯隊的前沿去做探索,每一步都有挑戰。”楊寧表示,“因為App迭代版本會有各種的彈窗等,就像在自動駕駛時遇到的復雜場景,這是我們真正的挑戰。”
另一方面,用戶信任也仍在培養階段。楊寧表示,信任的積累其一靠“事實教育”,即通過產品持續穩定地完成任務來贏得信賴。其二,他也相信“行業趨勢教育”的力量,隨著AI應用逐漸普及,用戶對智能體能創造價值的認知和接受度會自然提升。
面對難題,楊寧表示,值得買科技將不斷引入合作者,共創解決方案。
9月19日,值得買科技與華為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基于各自優勢能力和豐富資源,持續在華為云、華為終端BG、市場聯合營銷、海外市場等方面進一步拓展深度和廣度。本次更新的“張大媽”新版本,也與“航班管家”達成合作,拓展了智能出行的新場景。
從公司整體戰略看,AI業務仍處于高投入期。楊寧透露,公司研發投入占收入比重約12%,其中超過50%投向AI領域。
但最終能否成功,不僅取決于技術迭代的速度,更在于值得買科技能否在巨頭林立的生態中,持續強化其跨平臺的獨特價值。值得買科技的這場垂類AI實驗,注定是一場考驗戰略耐心與執行力的長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