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 2025-09-25 11:08:30
今年10月1日起,按照國務院發布的《互聯網平臺企業涉稅信息報送規定》有關要求,互聯網平臺企業將首次正式報送平臺內經營者和從業人員的身份信息、收入信息。
據了解,經過前期的宣傳輔導、系統調試等工作,目前稅務部門和各大平臺圍繞涉稅信息首次報送的相關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完成,并提示以下注意事項。
平臺內經營者需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
記者了解到,目前有的平臺內經營者實際開展了互聯網銷售業務,但并未按規定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也未依法進行納稅申報,既逃避市監、稅務等部門管理,又滋生了產品質量差、消費者維權難等問題,擾亂了正常市場秩序。
平臺企業有提醒平臺內經營者依法登記的義務,平臺內經營者也有在其網店首頁顯著位置公示營業執照信息的義務。
《規定》的實施,相關部門可對同一經營者在同一平臺或者全國范圍不同平臺的經營信息進行歸集,督促平臺內經營者依法履行市場主體登記以及“亮證經營”義務,促進平臺及平臺內經營者合規經營、依法納稅,更好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
平臺內經營者和從業人員需如實辦理納稅申報
稅務部門提醒,平臺內經營者和從業人員應當如實匯總在各平臺及線下其他渠道取得的全部銷售收入,按規定時限完成納稅申報,不得將本應歸屬于同一納稅主體的收入,通過變更店鋪經營主體、關聯交易、更換提現賬號等方式,分散至多個納稅主體,通過違規分拆收入達到偷逃稅款的目的。若未如實按規定進行納稅申報,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假平臺、假業務等違法行為需加以遏制
近年來,個別不法分子成立假平臺、利用平臺開展假業務,從事虛開發票、偷逃稅等違法活動,騙取地方政府財政返還,進一步加劇“內卷式”競爭,不利于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據了解,有的平臺與高收入者串通,將高收入者“包裝”成平臺上的靈活就業人員,并將其線下取得的工資、獎金、利息、股息、紅利、勞務報酬等大額收入通過平臺進行資金結算,在幫助高收入者轉換收入性質、降低稅負的同時,也協助資金支付方違規取得發票,進行增值稅抵扣和所得稅列支,擾亂了經濟稅收秩序,影響了法治公平的競爭環境。
專家表示,《規定》落地后,平臺企業需常態化報送涉稅信息,這樣會促進平臺內經營者和從業人員收入信息的顯性化,從源頭防范上述違法行為,將有助于促進線上線下稅負公平,遏制違規招商引資行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