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 2025-05-19 19:08:55
在充滿各種不確定性的當下,外貿企業如何才能闖出一條路來?
5月8日,當我來到一家造出了工業生產場景中全球頂級精度量具的四川企業——達時科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部辦公區時,公司總經理洪治正埋頭專注看手機,他在三個不停閃動的微信群之間反復來回切換查看信息。
畫面上,公司派出的三支小分隊正分赴德國、意大利、突尼斯三個國家參展參會、跑客戶,密集發回在海外簽訂的產品信息,最新掌握到的客戶需求信息,甚至還有海外競爭對手的最新動態……
達時科生產的全球領先的工業量尺
“通過自研光柵尺和誤差補償算法,我們不僅造出了全球精度領先的工業量尺,且成本僅是日本品牌的1/3,市場競爭力極強。”洪治告訴我。
到底產品有多厲害?在他帶領下,我進入這家企業的核心區域——實驗室,一把名為“萬分尺”的量具產品,顯示了其能耐:萬分之一毫米的精度,約等于把一根頭發絲縱向劈成500根。
因為技術一流,在達時科辦公室的文化墻上,掛滿了他們與全球各地客戶的合照,特別是一張釘滿了公司海外業務布局的世界地圖,清楚告訴每個前來參觀的人:達時科的產品遠銷到全球128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國內甚至全球在該領域的頭部企業。
不過當下,“領頭羊”也有煩惱。進入4月以來,美國政府在此前單邊加征關稅的基礎上,又對華加征所謂“對等關稅”,包括達時科在內的大批外貿企業受到影響。
達時科生產的全球領先的工業量尺
“粗略算了下,訂單額大概損失了20%。”洪治搖搖頭。
20%是什么概念?
他雙手一擺,說:“意味著取消了億元級規模的訂單。”
畸高關稅已經超過了這家企業正常可承受的范圍,于是,訂單直接停了。
“不過,我們并沒有感到天就此塌下來了!”話語一轉,他又笑了笑。
營收減少、同時有大量支出,其實短暫的焦慮背后,是這家企業更在意如何求變。
洪治手機里頻繁跳動的三個微信群,正是這家公司眼下“硬杠”的舉措。
董事長歐陽凱正帶頭上陣。采訪期間,他剛好從現場打回來微信電話:“正在德國斯圖加特參加全球最大的工業自動化展Control,打算推出今年最新上市的量具產品。”
探訪現場
這不是達時科第一次走出去。
從10多年前開始,這家企業就著手在全球布局銷售網絡,以獨一無二的技術創新和產品口碑,持續努力提升品牌的溢價能力。與全球客戶建立鏈接,在海外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分公司、銷售中心、海外倉……不停地走到更多國家,減少對美國市場的單一依賴。
當我抵達幾公里之外的達時科臨時倉庫門前,瞧見貨車正進進出出。在倉庫負責人李建國的指引介紹下,一個“萬國倉庫”的繁忙景象撲面而來:密密麻麻的貨架上,規整擺放著即將發往意大利、瑞典、土耳其等數十個國家的產品,不同國家客戶的貨箱外包裝被貼上了顯眼的標識,標注著什么時間、多少貨量等等。而被迫暫停發往美國的產品,則在倉庫一側暫存起來,僅占很小一部分。
倉庫不遠處,一個先期投資2億元的新總部大樓正在全面加快建設。作為達時科的母公司,四川省外貿機械進出口有限公司正全力推進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國際貿易、技術服務等全鏈條業務布局。這里,今年9月將完成施工建設,未來將帶領達時科一起再啟新征程。
探訪現場
就在采訪結束不久,中美雙方發布聯合聲明,美方取消其中共計91%的加征關稅,暫停實施24%的“對等關稅”90天,剩余10%的關稅予以保留。
達時科會有什么重大轉機嗎?我忍不住給洪治打了個電話。
“已經收到了不少美國客戶促發貨的消息,經歷過去一個月的波折,對方庫存幾乎清零,不少客戶愿意承擔30%額外關稅成本要求盡快補倉。”電話中,洪治言語間有些開心,這幾天不少美國客戶抓緊“窗口期”催單,對美市場又快速活躍起來。
外貿的風浪和競爭永遠不會停歇,敢問路在何方?在采訪達時科這段時間,一個思路漸漸清晰起來:唯有提升產品競爭力才不會被卡脖子,勇于開拓市場才能占據主導,全力打出品牌才能從價值鏈底端向上突圍。
企業發展,比的不僅是一時的速度,還有穿越周期的生命力。
出品人:譚江琦
總監制:鐘嵐
監制:賴永強 毛漫丁 劉莉
撰稿:陳碧紅 陳旻翔
編導:陳旻翔
攝影:黃瀟 陳旻翔 趙丹
剪輯制作:陳旻翔 趙丹
美術:曾慧
四川日報全媒體出品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