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5-15 14:25:59
每經編輯|肖芮冬
在政策鼓勵增持回購、支持資本市場發展的背景下,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增持回購潮再起。值得關注的是,在新能源板塊,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祭出A股史上最大規模回購預案,擬用40億元~80億元自有資金回購股份,資金上限占其貨幣資金的2.64%。
5月6日,寧德時代披露了公司股份回購最新進展:自4月7日晚間官宣推出40億~80億元的重磅回購計劃以來,截至4月30日,公司僅用17個交易日,累計回購金額已達15.5億元。
如此大手筆動作,既是對近期股價調整的主動管理,更是對新能源賽道長期成長空間的堅定押注。
新能源估值大幅回調后,已具備低位布局價值
自2022年以來,新能源板塊估值大幅回調,當前已經具備低位布局性價比。根據Wind數據,截至2025年4月9日,以創業板新能源指數為例,PE估值為22.27倍,位于2022年9月29日指數發布以來38.98%的分位數水平,為歷史中等水平,距離2022年近50倍的歷史高點差距較大。
當前在外圍環境趨于穩定、國內穩增長政策逐步出臺的情況下,A股市場有望走出震蕩向上行情,前期調整幅度比較深、當前行情還處在低位,新能源板塊也具備較高布局性價比。
新能源景氣趨向筑底,供給側改革逐步落地
新能源車方面,當前消費端以舊換新補貼還在延續。《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明確,2025年安排3000億元(較去年翻倍)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力擴圍,汽車報廢更新舊車范圍擴大到符合條件的國四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以及2018年底前登記注冊的新能源乘用車。報廢舊車并購買新能源乘用車補貼標準為2萬元,汽車置換更新新能源乘用車單臺補貼最高不超過1.5萬元。政策加力擴圍背景下,國內新能源車銷量有望維持穩健增長。
另外,今年新能源車的新車型增長趨勢也比較明顯,未來新車會陸續進入到正式發售和批量交付的階段,也會帶動整個新能源車市場的熱度提升。
從全球維度來看,盡管國內的新能源車滲透率達到40%處于一個比較高的水平,但是對于全球來說,還有比較大的提升空間。以歐洲為例,2025年,歐盟會開啟新一輪碳排放標準的執行,對于車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求會更加嚴格。同時,我們看到歐洲的車企也會陸續推出相對比較經濟型的電動車新車型,也會引領海外電動車滲透率的提升。
光伏產業鏈方面,2022年以來板塊下跌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供給端產能過剩。當前,產業鏈資本開支進入趨勢性收縮階段,未來行業產能擴張將集中于產業內頭部公司,有效產能增速將小于需求增速,過剩問題將逐步得到改善。
另外,去年12月光伏產業協會已經召開了光伏行業的年會,企業也簽訂了一些自律減產的措施。今年高層會議對于惡性競爭都提出了整改的意見和方向,有望帶動光伏產業鏈供需格局預期進入到逐步改善的狀態。
綜合來看,當前新能源面臨著景氣逐步筑底、供給側改革逐步落地的行情,尤其是在指數估值處于低位的情況下,還是具備比較好的低位機會。
指數歷史業績占優,創業板新能源ETF國泰(159387)重磅發行中
創業板新能源ETF國泰(159387)跟蹤創業板新能源指數,優選新能源產業鏈比較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成分股為50只。從指數成分股來看,新能源車占比72%,光伏占比25%,風電占比3%。
指數業績來看,基日以來(2017/12/29~2025/3/24),創業板新能源指數累計收益139.84%,大幅跑贏中證新能源、中證新能源車、中證光伏產業指數同期的5.78%、39.89%、2.72%。另外,指數在下行周期回撤小,過去7個完整年度均跑贏同類新能源指數。
值得關注的是,創業板新能源ETF國泰(159387)彈性漲跌限制是20%,彈性更大,感興趣的投資者可以關注相關布局機會,5月12日~5月23日重磅發行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